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727节 历史(二)(4 / 8)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在场人就知道,大约又是皇帝有什么不好意思明说的意思要传达给臣下了。

果然,卜大醒再次提出了一个话题:天子南狩。

翻译过来就是:崇祯想跑路,迁都去南京。

真实历史上,在明王朝最后的日子里,崇祯其实好几次打算要迁都南京的。

结果,第一次迁都之议,在大学士陈演、光时亨等反对和不愿负责的心态下,崇祯未能迁都南京。

第二次,崇祯跟左中允李明睿,以及左都御李邦华复议南迁,并要大学士陈演担责。结果陈演不愿背锅,不久后此君被罢职。

这之后,崇祯再次让驸马巩永固代口要求重臣守京师,并以「圣驾南巡,征兵亲讨」为由出京。

然而,诸臣唯恐皇帝跑路而其他人变成农民军发泄怒火的替死鬼,故依然不让崇祯离京。

再往后......没有往后了,李自成入京了。

看,这就是历史上崇祯和满朝文武的真实关系。

而在穿越众这个位面,由于时间提前了几年,再加上局势是一夜间崩坏的,所以崇祯没来得及三番五次和群臣商议迁都。

这件事,也就是一个月前京城被围困时,简单提了一嘴,没起什么波澜。

而今天,当御用话筒卜大醒再一次当众提出「南狩」之意后,群臣都知道,皇帝这是真怕了。

然而,面对一个分分钟就要杀上门的李自成,早已对崇祯失去了一切服从性的朝臣,这节骨眼还怎么能允许皇帝跑路?诚如历史上一般,神格已经开始崩散的皇帝,现在已经变成了群臣献给老李的祭品。明天皇上您跑路了,留下我们被李自成杀头?

下一刻,群臣队列中,却有一人疾

步上前,戟指怒斥卜大醒:「大谬不然!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正该君臣上下一心,以正驱邪,伐谋李逆。卜大醒你个无胆鼠辈,焉敢临阵脱逃,陷君上于不义?」

哇。何人如此刚烈?

待到群臣定睛一看,原来出列怒喷卜大醒的,不是别人,正是鸿胪寺左丞冯荆介。

说时迟那时快,冯荆介冯老爷先声夺人一句,紧接着转身面君躬身行礼:「皇上,国家养士二百七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臣随位卑,但誓与李逆不共戴天。明日臣愿亲上城头督兵守御,护我皇明国祚!」

突然间来这么一出,早已忘了冯老爷这号芝麻官是谁的崇祯皇帝,顿时被康慨激昂的一番愤青体给整不会了。张一张嘴,皇帝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说。

好在这边卜老爷被骂了一通后,缓过神来,开始还嘴。

不想还没吵两句,一旁却又有都察院河南道御使高捷、顺天府治中刘珏,兵部员外郎胡平,通政司右参议何楙等人陆续出列,群战卜大醒。

俗话说双拳难敌四狗。几番论战后,卜老爷独木难支,被丙子五义士全程架秧子起哄。最终,这件事就这么被搅黄了。

前前后后两个议题解决完,时间居然已经将近中午。而今天的皇帝貌似份外不舍得朝会散去。于是,下一个议题又开始了:筹饷。

既然下旨要关宁军来勤王,众义士又批驳了卜大醒的投降主义右倾思想,接下来就该君臣一心,抛弃一切杂念,守京城败李逆了。

那么,守京城最重要的是什么?

地球人都知道:饷银。

没有饷银,不管士兵还是民壮,分分钟集体哗变,还守个毛。大明这些年来被守城士兵卖掉的城池还少吗?

可朝廷现在穷得都要当裤子了,崇祯皇帝的袖子磨破了都没人补,拿什么发饷。所以议题一开,先是户部兵部哭穷,然后就演变成了群臣集体哭穷的大合唱。

对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皇帝也没办法。最后,终归还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