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胤虽然没把话说完,意思却异常清晰,李中易按照常理,也应该对朝廷颇有意见才对头。
“明公,您想过没有,一旦咱们那个啥,李无咎若是站在了朝廷这边,后果如何?”赵普扇动着小阴风,直接硬灌入赵匡胤的耳朵。
赵匡义及时补了一刀,冷冷的说:“兄长,须知黄雀在后的古老传说。”
“那你说怎么办?”赵匡胤若有所思的望着一向冷情的赵家老三,视线的余光,却瞟着赵普。
赵匡义是个啥性格,能办多大的事,赵匡胤身为兄长,岂能不知道?
如果,没有赵普在后边推波助澜,赵匡义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敢于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赵匡胤的底线。
说句心里话,赵匡胤对于李中易的感觉,异常之复杂。
想当初,李中易擒下了赵匡义和慕容延钊,不仅没杀掉他们,反而卖了他一个大大的人情。
这份人情,赵家其实一直没有还上。当然了,李中易被柴荣设计弄到开封的途中,赵匡胤没有依赵普所言,暗中作掉李某人,勉强算是还了半个人情。
以李中易当时的身份、地位和实力,赵匡胤如果暗中对他下了毒手,然后报个暴病身亡,柴荣绝无深究的可能。
当时,赵匡胤念着旧情,放了李中易一马,结果,谁曾想,如今兵强马壮的李某人,倒成了赵家最大的潜在威胁。
老赵家,世代武夫出身,家里的奴仆们,几乎人人都会几手绝活。
只可惜,赵家的老家主赵弘殷,死得不明不白,这已经成了赵家人心里面最大的一个魔咒。
当时,朝廷的重兵就在赵弘殷附近,只可惜,派去求援的使者,一拨接着一拨,就是没有看见援兵的踪影。
家恨父仇,与家族的前途,交织在了一起,合并成了赵家要翻天覆地的决心。
可问题是,柴荣虽然走了,李中易却依然活蹦乱跳的活跃在朝廷之中。
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赵家懂,李中易不可能不懂,韩通虽然懂,却得罪了太多的人。
李中易这个孤臣,在赵匡胤的眼里,比韩通这个所谓的孤臣,要难对付得多,至少十倍。
这些年以来,赵匡胤眼睁睁的看着,李中易从芝麻小官,青云直上,最终登入政事堂。
就在赵匡胤正欲表态之际,忽然,一名心腹的牙将,急匆匆的走进来,小声禀报说:“回点检,政事堂刚出了堂贴,枢密院出了军令,调羽林右卫回开封城北,继续镇守黄河。”
“啊……室内的三赵,几乎同时惊叫出声,事情,显然变得复杂和大条了!(未完待续)
ps:跟着领导出差中,兄弟们多多谅解司空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