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刚好到了整篇诗歌的诗尾,最强音。
    曹修言站在一旁,静静地听完最后一声。
    嗯……最后的气息顶得还不够,再高一些就好了。
    曹修言心底给出评价。
    当然,他能听出问题,不代表他能做到他评价的高度。
    有时候知道问题在哪里,和能把问题处理好,是两码事。
    可能……他处理起来,和陆梓溪水准也差不多。
    不过他声线比较低,声音比陆梓溪更浑厚,在处理最后一句话“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的时候,肯定和陆梓溪的处理方式不一样。
    “梓溪,整篇下来很不错,进步已经很明显了。但是你的最后一句,爆发力还不够。前面铺垫了那么多,等的就是这一句。一定要把这一句升华上去。你的情绪,你的感情,你的声音,全部都要在这一句中爆发出来……修言,你先做下训练。等下换你。”
    殷乔简单对陆梓溪的朗诵进行了点评,又让曹修言去做发声练习。
    这段时间,曹修言和陆梓溪除了要进行演讲技巧和演讲稿写作训练外,还要进行发声训练。
    其实和声乐练习差不多,都是训练呼吸、肺活量、口齿清晰度等。绕口令、深呼吸、憋气,都是训练的方式。
    殷乔教过他们一个训练的小段子: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着竹竿去打枣。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
    一口气一直数下去,不能吃字不能换气,语速还要均匀。
    既能锻炼吐字,又能锻炼肺活量。
    殷乔的标准是能数到5个,如果没经过训练的,数到二十多个已经是很厉害了。
    曹修言现在能数到7个,已经达到了殷乔的要求,但是据他所知,殷乔是能数到四五十个的……
    那边陆梓溪还在朗诵着,这边曹修言做着活舌操,各忙各的。
    活舌操,是为了让口齿更清晰,不是……
    为阿姨们准备的。
    陆梓溪的训练结束后,又轮到了曹修言。
    一般都是这样的顺序,一个人训练,一个人模拟,然后把稿子中的字眼抠出来反复斟酌,也是重音和停顿训练。
    演讲要想讲好,重音技巧和停顿技巧也是有讲究的,每个人说话的方式不同,有些人说话一听就很舒服,有些人一说话就想削他脑皮,细节就体现在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