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曹操还没有发生,郭嘉的天妒英才也没有发生,周瑜羽扇纶巾也没有发生,诸葛亮的死而后也也没有发生……
    正在发生的,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当然,能够留在历史上面的人,大多都不是小人物,不过相对于整个时代来说,应劭还真的就是一个小人物。
    可是,小人物也有逆袭的一天。
    更加不要说,他在这么一个时代里面,抢先将那种浪漫展现了出来。
    “黄巾军,粮草必然不足,若是要胜,当以耗来决定。不论是消耗粮食,还是消耗意志,最终都会成功,反之,如果用人命来填……”
    应劭默默地摇了摇头。
    他手下就只有几千人,就算一个当十个那么去用,最多也就拼掉对方几万人,可只要中军不灭,依旧还是会继续下来的。
    前面的那些人,一定会是炮灰!
    这一点,应劭十分清楚。
    因为,这是一个战损比只要达到百分之一二,就可能决定一场战役的时代。
    所以有时候,就需要有一些在前面了。
    在电视剧里面,很多人经常会看到,有些人驱使着一些奴仆前往攻城,其中说不定还有着主角的存在。
    有些人会说,那就是封建时代的黑暗。
    这一点还真的对了,因为那就是封建时代的黑暗。
    但这么做是因为什么呢?
    很简单,为的就是要将战损比降低下来。
    只要真正的兵马没有多少损失,就依旧可以继续战斗下去。
    反之,如果一开始损失的就是自己人,那么还没等到接触,就一定会失败。
    因为死上一些人之后,人会慌的!
    不能把每个人都想成圣人,因为那不现实。
    纵观整个华夏历史五千年,真正的圣人,也就那么几个而已,其中大多数都还不是太完美的,只是做到了某些方面的极致。
    所以,考虑事情要从普通人的局面去考虑。
    知道这一点,便距离胜利很接近了。
    就像是伟人曾经说过:“军事知识主要是从战争实践中得来!”
    因此考虑一个战争,并不是要看谁的人多,谁一方的能力更加强,要考虑普通人的一种素质,如果普通人素质整体胜出,基本上就可以说是赢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在天时,也在地利。
    应劭虽然说不出这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