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的血管,在x光机连接的电脑显示器中,已经原形毕露。
    接下来就是处理这个问题血管。
    周一生拔出造影用导管,再送入一根导管。
    前面的导管,叫造影导管。
    这时送入的是引导导管。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造影导管比较细,引导导管比较粗。
    这很正常,开始的时候,没有造影,对于血管状况和病变位置都不清楚,用细的保险一点,造影剂的输入也不用太粗的管子。
    现在,有了造影,血管已经在显示器中清清楚楚了。
    虽然这x光造影,没有周一生的辅助系统牛逼。
    但是也算是当今医学科技开的一个外挂了。
    所以,pi手术必须在x光机的环境中进行。
    当然周一生有辅助系统,不用x光机和造影,他也可以准确知道病变血管的位置和血管的情况。
    但是手术不是他一个人,流程还是要走的。
    接下来,周一生几乎没有多看x光显示器上面的血管情况,直接就利用自己“一眼看穿”病人身体的能力,操作着引导导管在李老板的血管中穿行。
    等到了病变的血管处。
    pi手术几乎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接下来就是通过引导导管放入支架。
    整个手术,周一生操作起来,那是得心应手。
    这种微创手术,周一生强大的辅助系统发挥的更加是淋漓尽致。
    要不是因为有白明明等人在场。
    他甚至可以不用看x光机就可以完成这些操作。
    一个小时后。
    一个金属网状的支架,留在了李老板的血管中。
    周一生再小心翼翼地将导管退出。
    接下来就是把留在李老板右臂上的“门”拆除了。
    这个工作,没有多大的难度。
    也不会有生命危险。
    微创手术,伤口很小,缝针都不需要,就是一个创口的处理工作。
    周一生让白明明代劳了。
    白明明这一趟来,主要是跟着周一生学pi穿刺的技术。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