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在那儿耗着?”
    吴关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反问道:“明日圣上不是要率皇室子弟送葬吗?你怎不去?”
    李孝节挠挠头,笑道:“我告了假,我爹的说法跟你一样,风险太大,不凑这热闹。”
    “原来如此。”吴关看向闫寸道:“那不如咱们就去打猎,顺便散散心。”
    闫寸先丢出一个疑惑的眼神:我为何要散心?
    欲盖弥彰。吴关心想。
    而后闫寸眼中又透出了警告:你若敢把樱娘的事说出去……
    他暗自晃了晃拳头。
    吴关直接忽视了他的警告。
    “所以你去不去?”吴关问道。
    “那就去吧。”
    第二天吴关就发现,他们来对了。因为李孝节叫来的一群纨绔子弟当中,有一个正是那日让樱娘上马车的男子。
    世界真他娘的小。
    这是看到那男子后吴关蹦出来的第一个想法。
    他拿眼睛偷瞄闫寸,闫寸那张冰山脸实在是看不出什么情绪。
    今日与李孝节同来的共三个人,李孝节已开始帮他们介绍。
    首先是李孝节的胞弟李孝义,兄弟俩年龄相仿,细看之下样貌也有几分相似,尤其眉眼。
    李神通长着一双大刀眉,这两个儿子眉毛遗传了他,颇具英气。
    不过李孝义身子骨更细长一些,听说他更擅读书,对习武不怎么感兴趣。
    另一个青年则是尉迟宝琳,尉迟恭的儿子。虎父无犬子,尉迟宝琳身板壮硕,声音浑厚,手臂上肌肉嶙峋,肩膀宽得像座小山。
    李孝节拿他打趣,说他胳膊比吴关的腿还粗。
    吴关就真的翘起腿,跟尉迟宝琳比较起来,一边玩闹,吴关一边看着最后一人,也就是那让樱娘上马车的男子,问道:“不知这位是……”
    “某裴宣机。”
    “裴矩,裴尚书家的爱子。”李孝节补充道。
    “哦——”吴关恍然,拱手客气道:“早有耳闻,早有耳闻。”
    李孝节打趣道:“裴兄虽不在官场,但官场之人无不知道裴兄的。”
    这就是传说中的哥不在江湖,但江湖流传着哥的传说?吴关心想。
    闫寸亦不明就里。
    裴宣机自己道:“只因家父老年得子,五十二岁方才生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