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孔有德也打算把扩军这件事情一起做了,以迎战不久之后就会抵达的关宁军,还有其他军队组成的平叛大军。
不过这军制改革的工作量很大,而且牵涉的方面很多,第二天一早,孔有德就把各地的军官召集了回来。
基本上百总以上级别的军官,大部分都被招回了登州,除非一些特别重要的位置,比如围困莱州城的部队,就全部交由程希孔负责,他暂时就不来参加这次回忆了。
虽然大部分的军官都到会了,但实际上这事跟百总级别的军官关系不大,都是千总级别的军官和孔有德一起商议。
至于那些百总和把总,他们基本上都是听众,搞清楚这次改革的具体事项,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能在改革之后的军队中,担任什么职位,能不能升官,偶尔也能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不过能不能被采纳还得看是否合理。
这次商议的重点是,怎么样才能让军队更加灵活的作战,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力,并且为以后的扩军计划,制定好操作机制,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而大量的完成扩军工作。
事实上,这次军制改革,也是孔有德加强集权的一种方式,尽管他是天策军毋庸置疑的统帅,但必须的防着底下的将领生出别的心思,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年头天下大乱,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孔有德就是要通过这次改革,让所以人都明白,只有他孔有德,才是天策军真正的统治者,别人,都没有这个资格。
整个会议持续了两天的时间,大方向上的改革方案,都是孔有德提出来的,而后几个千总进行了相关的讨论,确定可行与否,而后在此基础上调整。
经过两天的讨论,孔有德正式颁布了天策军改革方略,并且全军照此施行。
这次军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对整体的编制进行改变,从小到大,基本上都有变化。
原本天策军采用的还是明军的编制,最小的是伍,也就是一个五人小队,而后两个小队为一什,再网上依次是五十人的队,一百人的协,五百人的哨,一千人的营,长远看来,这种编制毛病还是很多的。
现在天策军已经有了两万多人,却只有十个营,而且各营的人数也有差别,少的如黎贤能的骑兵三营,只有一千二百多人,多的如程希孔的火铳一营,足足有接近三千人。
各个营基本上都是单一的兵种,战术安排不方便不说,往往还需要其他兵种的配合,万一友军部队没有抵达,有些心动就没办法展开,导致作战时候的安排提升了难度。
而且让孔有德一个人指挥十个营,确实也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就需要在此基础上设置更高一级的军事单位,以方便他的痛下。
原本孔有德打算按照后世的办法,在营上面设团的,但一想到整编之后,更高级的作战单位必定包含数个营,人数估计的接近万人,如果叫团的话,这又不是李云龙的独立团,一个团没必要搞这么多人,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从而将这个单位定为师。
按照计划,天策军将整编为六个师,其中五个野战师,一个守备师,每个师下辖两至四个营,人数在四千五百到九千之间。
除了师这个单位,其他的单位基本上也统统打乱了,现在最小的单位是什,原本最小的单位伍已经被去掉了,现在一个什仍旧是十名士兵,加上什长共十一人,差不多就相当于后世的班。
再往上一级是小队,包含四个什,正副小队长,以及一名通讯兵,一名医疗兵,两个司号兵,共五十人。
再高一些就是中队,一个中队包含三个小队,加上正副中队长,旗鼓手,还有一支小规模的侦察骑兵,差不多是一把八十人的规模,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增减。
更高一级的大队同样包含三个中队,一般搭配是一个步兵中队,两个火铳兵中队,或者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