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的黑山开始,他们所选择都是人烟稀少的路线,一路穷山恶水,道路非常的差,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损失了不少战马,好在一人双马的配置,还是能够保证他们的作战能力。
经过长途跋涉,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减员,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毛承福也只得派出一个小队负责收拢。
但这样做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人烟稀少便代表着隐蔽,他们的行踪就没那么容易被暴露,直奔到济南城附近二十里,都没有被发现,为突袭提供了条件。
其次,他们还可以借此扩充兵马。
响马贼是山东的特产,对于济南府来也是一样,导致响马贼的原因很多,首先便是地形条件,虽然除了泰山山脉,没有其他类似绵延不绝的大山,但丘陵地带不少,为响马贼提供了藏身之所。
其次山东自古以来就人口密集,相比于登莱二府平均只有一百万人,西南的兖州府人口估计得有两百五十万甚至三百万,土地兼并又很严重,偏偏还是黄河流经之地,洪灾和旱灾都很多,一旦发生天灾,官府赈济不利,就会出现大规模饥荒,为了活命也就落草为寇。
加上马政的影响,战马也不是稀缺物资,聚集成大规模的盗匪也是情理之中。
这半年里,山东官府为了对付日益扩张的天策军和白莲教,不得不把重心投入到平叛战事上,对于境内清缴响马力度也大为缩减,甚至有些地方压根就抽掉不出兵力围剿,能保住城池不被攻破就不错了。
再加上为了筹集军需物资,底层官吏又趁机搜刮油水,底层普通百姓的负担日益加重,越来越多的人揭竿而起,响马也就顺理成章的壮大起来。
泰山山脉是绝佳的藏身之所,因此也聚集了大量的响马,济南府,青州府,兖州府活不下去的百姓,很多都选择落草在台上山脉,毛承福基本上就是一路走,一路作战,一路收编。
进山遇到的第一股响马贼有两百多人,毛承福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以雷霆之势,将其彻底剿灭,山寨也被摧毁。
然后将活下来的二十几个俘虏都分散出去,让他们去告诉其余山头的响马贼,天策军来了。
并且还让他们带去了任命状,当初出发的时候,孔有德足足给他三个营的任命状,只要他能招收三个营的兵马,以后他的骑兵师就下辖六个营了,所以毛承福手头的任命状相当充裕。
这些俘虏对其他各家响马的情况多少有些了解,只要人数超过一千五的给营长,超过五百的给大队长,超过一百的也给中队长,基本上都算是超规格的待遇。
而且还明确的告诉他们,只要接受任命状,他们以后就是天策军的人了,享受天策军的待遇,倘若是执迷不悟,那就洗干净脖子等死。
对于这样的条件,响马贼的反应不一,有一些响马的头目是原先的明军,青州之战被天策军击溃,或者是白莲教起事后落草的,他们对天策军的实力有充分了解,也有一些消息灵通,脑子好使的,也明白天策军的力量有多强,于是短短两天时间就有七八支响马来投,人数加起来超过五百人。
有识时务的,自然也有执迷不悟的,毛承福也不跟他们废话,直接开打。
他手里有不少都是在青州府和莱州府招降的响马,对山地作战相当熟悉,同时部下都经历过当初围剿响马,作战经验丰富,又有部分本地响马投靠,根据不愁解决不掉他们。
经过八天的时间,边打边走边收编,毛承福的队伍由出发时候的两千五百人,急剧膨胀到五千五百多人,翻了不止一倍,实力大为扩充。
抵达双头山后,毛承福也没有停下来,而是以双头上为根基,对周围的响马贼剿抚并用,只要愿意投诚的,一律不计前嫌纳入麾下,否则就发兵剿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