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下,面对着数量更多的汉军,完全打不出优势。
而且,这些汉军也都跟发疯了一样,对付不了的鞑子,直接搬佛郎机上来,一炮散弹下去,十几个鞑子组成的防线瞬间被撕碎。
而城外的吴克金看到城头的火力骤减,而且喊打喊杀生四起,知道城头一定发生了什么变故,于是果断下令云梯上前,步兵爬城。
当战士们爬上城头,便看到汉军和鞑子厮杀在一起,虽然战士们还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各级军官很快就反应过来,知道这事阵前倒戈,于是下令集中对付鞑子,只要不向天策军发动进攻的汉军,一律不攻击。
之后的战斗,基本上已经没有悬念了,城头上的汉军临阵反戈,天策军又顺势攻上城头,即使鞑子再凶残,数量不占优势,又失去有效指挥的情况下,溃败只是时间问题。
而那一千被阿巴泰当做底牌的骑兵,对于城头的战斗也无能为力,哪怕他们下马步战,面对越来越多涌上城头的天策军,也只能节节败退。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金州卫城的城墙,已经全部被天策军占领,城头上七百多号鞑子,被消灭四百多,剩余的全部投降了。
他们也是人,面对不可战争的强敌,也只有投降一条路。
至于那些朝鲜仆从军,他们本身就是三姓家奴,鞑子被清扫之后,他们很干脆的选择了投降。
那一千鞑子和蒙古骑兵,知道大势已去,便试图从东门和北门逃跑,但为时已晚,除了东门逃出去了两百多号骑兵外,其余的骑兵全部被堵了回来。
经过一番激战,一半骑兵被消灭,一半选择投降,金州卫全城落入天策军的掌控之中。
此战,天策军一共伤亡二百六十余人,不得不说鞑子的战力不是吹的,若不是天策军有着武器方面的优势,以及这些汉军的临阵倒戈,恐怕这个伤亡还得增加一倍才行。
而吴克金入城之后不久,便得到消息,说抓到了鞑子的头目阿巴泰。
当他看到阿巴泰的时候,阿巴泰早已陷入昏迷,背部足足有七个弹孔,不过并没有造成致命伤,这些散弹是击穿了他亲兵的身体后,又击穿了他身上穿的铠甲,才打进肉里。
虽然吴克金很想手刃阿巴泰,但还是强忍下来,下令救治阿巴泰,这些都不是致命伤,甚至他的昏迷,也是身后的鞑子被打死后,把阿巴泰撞晕的。
救治起来并不麻烦,清楚肉里面的弹丸,然后处理伤口,包扎,把他抬到屋内,基本上就算是完事儿了。
而后,吴克金便去处理那些阵前反戈的汉军,以及投降的朝鲜仆从军,鞑子和蒙古兵去了。
等到阿巴泰醒来,已经是黄昏之分,他大喊大叫,周围房外的士兵听到后就向吴克金汇报,得知阿巴泰醒了,他就赶过来了。
他之所以救治阿巴泰,而没有杀他,完全是孔有德战前的嘱托: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招降阿巴泰。
吴克金当时就有些不乐意,不明白为什么要招降阿巴泰这样的大仇敌,但孔有德的解释,却让他释然了。
招降阿巴泰,并非是看重阿巴泰的什么能力,虽然阿巴泰骁勇善战,但现在天策学院走上正轨之后,陆军和海军分院可以批量的培养这种骁勇悍将,不缺阿巴泰一个。
招降的目的,就是因为阿巴泰的身份。
如果能够劝降阿巴泰,以他镶蓝旗旗主,努尔哈赤第七子,皇太极七哥的身份,都归顺了天策军,那么其他一些鞑子会怎么想?尤其是那些归顺后军的汉军,朝鲜仆从军还有蒙古军,他们会怎么想?
而且,说不定还能以此为契机,挑动鞑子内部的争斗,去年打打渔港之战,镶黄和镶红旗损失惨重,皇太极威望大损,而损失不大的两白旗,实力已经隐隐的超过两黄旗。
况且,多尔衮和皇太极还有杀母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