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唐奕准时过来上班。
路上碰到了礼玉娇和利民服务中心的另一位工作人员。简单地打了招呼,怕怕的感觉,还是习惯一个人,无拘无束。
办公室很明亮,但每天都要打扫。唐奕先装了开水,以后竟成了习惯。
唐奕把昨天写好的稿子交给杨主任,觉得还可以,但不够专业,于是静候消息。
上午也没有特殊的任务,还是熟悉环境和文件。貌似这份工作需要很多开创性的东西,唐奕熟悉期间也在想着怎么更好地给这份工作添彩,但貌似,貌似没有太多有价值的想法。
中午吃饭的时候,唐奕踱出办公楼,自寻餐馆。他不想在食唐吃。
好在这里并不缺餐馆,到达十字路口就有好几家。
临近有两家,分别是,唐奕选择,点了土豆肉丝盖饭。心想,以后中午就在这里吧。
抽烟!最舒服的莫过于在偌大的街市旁若无人地抽烟。
当然,目的地是埠成河边。
河边有绿化植物。
这里很幽静,天气热了正好也很清凉,就当欣赏风景。隔段地方有供人休息的平板木椅,边上总有人在这里歇脚。
唐奕找了课树下坐了下来。
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人工河,河水不深,清清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隐隐有光。靠街市一面有供人散步的石路,对面却是一片不能通过的树林。在干燥的北方,这也是难得的一片湿地吧。远远看去,仿佛家乡某处的水潭,在哪里都一样?唐奕想起了家乡,想起了从前。
似乎那是很远的事了,童年太短,没有留下太多的记忆,记忆深处是一片淡蓝,淡蓝的世界渐渐听不到伙伴们的呼声和笑声。
人都要成长。
河岸很长,很奇怪偌大的一条河竟没有鱼,那么河流的下方通向哪里?路过公交车经过的大桥,还要往下延伸,给单调的交通大道带来点新鲜的视野。这样就足够了,这是一片没有牌子的游览景区,开放地迎接任何一位想来的游客、行人。
旁边的石壁上刻着的沁园春,给这个平淡朴素的园子增添了几分生气。没有颜色,字体很熟悉,整体布局一气呵成,尤其是那个“朝”字写得威武霸气,百看不厌。好像在哪里都有主席的影子,这就是他的影响力。
还看今朝!还看谁的今朝!字体强劲有力。
做看客已经好几年了,还好现在心里有点着落,不再那么失落,容得自己在这里看诗,看水,数落心情。
石壁附近有木板凉亭,完全是木板的底座。唐奕走进凉亭,近距离观水,又点燃了一根烟。北方的灰白底色总是让人有一种悲怆的感慨。
吟诗一首?水平不够。那就静静地看河吧。
清清柳畔无鱼水,郁郁亭边有趣人。
唐奕就这样静静的看河,有时候呆呆看河也是心绪的写照。
时间一点点地流失,很快,很快又到了该上班的时间。
改天再来吧,一起融入这个不争不显的净土,以及不声不响的人去人留。
下午,杨主任上来了。要自己再改一下稿子,增加个可行性分析。
失落。没通过。
本来以为自己写的可以,尤其是文章的完整性。没想到杨主任这么一说还真有道理,必须加上其所说的内容才更有思辨性,更加符合政论性的文章。
其实说到文章,似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进步,一直停留在叙事说明的阶段,怪自己当初议论文没学好。
所以这也是申论一直提不上去的原因?
很多时候自己最有把握的往往是自己最为担心的。
自己不怕写文章,但是实际上按自己的感觉来说写的并不好。
大学期间曾看了《毛选》,学到了三段论,算是给自己的文章写法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