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要理论与内容并存,文字与数据同在,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服务姐姐总是在旁边走来走去,颇有捣乱的架势,讨厌!却直接推动唐奕更加快速地写作,完全是正功能!唐奕心里一阵好笑!
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大概如此!
但唐奕是准备通宵的,写文章只是一个任务而已,心想如果每个到网吧的人都这样,那该多无趣,所以自己还预留了玩耍的时间。
网络真是个好东西,那是让很多人都没办法拒绝的世界,并且还有源源不断的生产力,不断激发人们的智力和精神。
然而,报告依然是主题,前言整理完之后显得此次调研报告高大上,因为调研团队是如此的高配置,却给人不容置疑的专业与专注,现实也是如此,现实并不如此!如同每一个课题的申请与实践杂糅着心血与欢笑。
主体部分确实公益服务与社会组织发展,值得大书特书,因为这些确实与现实情况紧密相连,并且很可能形成影响现实的社会政策。
十四个社区一百多支队伍,这是很可观的一批数字。他们活跃在基层,不管如何,都有极大的影响力,一旦动用起来,将有极大的能量,散发公益组织的光热。
然而,他们的发展需要组织层面的照顾,一旦没有适当的支持和管理,将会在公益与现实的十字路口迷茫,走向惋惜的毁灭。
这是调研的出发和目的,就是要把社会组织的情况掌握起来,就是要公益力量调动起来,就是要把公益服务推向前进。这是创新园的本分。
在这里,唐奕浓墨重彩,理论上,前面的框架和后面的总结是提纲挈领的东西,实际上这些才是有血有肉的肢体,是整篇文章最有价值的存在。当然,这也是唐奕动笔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调研报告最注重的是有关现实情况的材料,否则是无本之源。
历来重视调研,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然而如果不注重过程和内容,将没办法形成高质量的决策,这一点是很多形式调研若没办法触及的。
写下这部分,整个调研报告就完成了七成,唐奕舒了一口气,点燃一根烟,准备休息一下,顺便观察观察网吧内部的变动,大概很多人正是“天昏地暗”的时候。
结尾部分就比较简单了,几个有针对性的对策提一提,其他再补充一下就完成了,唐奕看了下时间,两点!太好了,其他时间都属于自己,不一样的是,此次通宵完全是另一种心境,大概欢乐比忧愁更有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