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证据的前提下他也不好当着天下诸侯的面妄行杀戮。不过经此一事,他和公孙瓒之间的仇怨便提前产生了。
以公孙瓒的离开为契机,众诸侯也纷纷向袁绍表示了想要告辞的想法,然后纷纷领兵回自己的领地去了。曹操虽然无奈,可也无法阻止,也只能看着偌大的反董联盟顷刻间解体,然后领兵回陈留。
在大军开拔前一天,曹操让军士把高顺叫来打了二十军棍。在追击董卓前,高顺为了拐来赵云而耽误了出兵的时机,曹操当场下令将高顺杖五十,以惩迟到之过。只不过那时发兵在即,所以延后执行。高顺当时没被打,等到在战场上杀了几个人后,脑热之下便就将这茬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然而曹操对这事可一直没忘呢,在他心目中不管什么理由,触犯了军纪就一定要受到惩罚,就算有差别也只是惩罚的轻重罢了。如果这次放过高顺,那就开了一个极差的先例,将来治军必将遇到更多的困扰。
不过赵云的武勇曹操也是亲眼见证的,其武艺在自己军中恐怕是无出其右了,即使是典韦恐怕也要略逊一筹。深爱人才的曹操对于得到一个如此英勇善战的将领,自然是大喜过望,战后便授其骁骑校尉之职。由区区一个统领五人的伍长。一夜之间就被提升到能单独统御一部的校尉,赵云自然是感激涕零。这叫什么?这就叫知遇之恩啊!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对于赵云这样的忠义之士来说,除非曹操主动赶走赵云,否则就看在这知遇之恩的份上,他此生就决不会背弃曹操。而正是看在高顺将赵云带来的份上,曹操才将惩罚由杖五十降到杖二十,减少了其一大半的受杖数量。
不过这二十杖的减刑在曹操看来,已经算是法外开恩,足以令受罚者感动不已了。但他却不知道,高顺的心里早就把他的祖宗十八代一个个的都骂遍了。
“曹操!我草你大爷的!你这个矬子!矮鬼!丑八怪!老子可是把你给赵云带来了!那可是赵云啊!要是老子不把他介绍给你,妈的日后长坂坡上你只能看着他的背影流哈喇子!老子介绍给你的不是一个人!老子还顺手救了日后你手下的五十多员将军!没了赵云,糜竺就被淳于导抓了!没了赵云,你的青缸剑就能保住了!没了赵云,阿斗说不定早就夭折了!没了赵云,你所看重的夏侯杰说不定就不会被张飞给吓死了!老子的功劳是仅仅推荐一个人才给你吗?这些功劳加起来都能封个侯当当了!而你这混蛋竟然就是这样报答老子的吗?”
一棍棍毫不客气地打在背上,打的高顺那个痛啊,只能咬牙切齿地不断在心中恶骂了。
那幅表情曹操完完全全地看在眼里,不过他也没感到什么奇怪的,被杖刑嘛,不咬牙切齿地忍受难道还要眉开眼笑么?当然,若是被他知道此时高顺在想什么的话,恐怕当场就把他的头给砍下来了。
————————————————————————————————
高顺躺在自己的军帐中哼哧哼哧地喘着气,自己背上已经是一片狼藉了,体无完肤形容的或许就是自己后背如今这种状况吧。虽然只是二十杖,可那也是一杖杖切实打在身上的。丫的那些狗崽子下手这么重,等老子日后发达了一定要设法去找他们的晦气。
还在高顺埋怨间,忽然帘门被人掀开,只见一人大步走了进来。
谁啊,不通报下就自说自话地走进来了?心情正不爽的高顺巴不得能有个倒霉蛋好好地让自己撒口气呢。
可定睛一看,哎哟妈呀,还好骂人的话尚未说出口,否则的话就糗大了。
“主公,您怎么来了?”来人正是曹操。
“长恭啊,前夜若非你筹谋,策划三家合兵追击董卓,我单独出兵的话,恐怕早就丧命矣!你又为我军中带来良将,我心中感激不已。这二十杖,说实话,我是真忍不得打啊。但是我军初建不久,一切都要依法度而行。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