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同,是要在交际双方的经历、志趣、追求、爱好等等方面寻找共同点,诱发共同语言,为交际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进而赢得对方的支持与合作。
外交史上有一则轶事一位日本议员会见埃及总统纳赛尔,由于两人的性格、经历、生活情趣、政治抱负相距甚远,总统对这位日本议员不大感兴趣。日本议员为了不辱使命,搞好与埃及当局的关系,会见前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最后决定以套近乎的方式打动纳赛尔,达到会谈的目的。下面是双方的谈话
议员阁下,尼罗河与纳赛尔,在我们日本是妇孺皆知的。我与其称阁下为总统,不如称您为上校吧(纳赛尔以前是上校则因为我也曾是军人(认同之一)。也和您一样,跟英国人打过仗(认同之二)。
纳赛尔晤……
议员英国人骂您是“尼罗河的希特勒”,他们也骂我是“马来西亚之虎”(认同之三),我读过阁下的《革命哲学》(认同之四),曾把它同希特勒《我的奋斗》作比较,发现希特勒是实力至上的,而阁下则充满幽默感。
纳赛尔(十分兴奋)呵,我所写的那本书,是革命之后,三个月匆匆写成的。你说得对,我除了实力之外,还注重人情味。
议员对呀!我们军人也需要人情。我在马来西亚作战时,一把短刀从不离身,目的不在杀人,而是保卫自己。阿拉伯人现在为独立而战,也正是为了防卫,如同我那时的短刀一样(认同之五)。
纳塞尔(大喜)阁下说得真好,以后欢迎你每年来一次。
此时,日本议员顺势转入正题,开始谈两国的关系与贸易,并愉快地合影留念。日本人的套近乎策略产生了奇效。
在这段会谈的“开场白”中,日本议员先后五处使用认同术,终于使纳赛尔从“不感兴趣”到“十分兴奋”而至“大喜”,可见日本人套近乎的功夫不浅。
一开始,日本人就把总统称作上校,降了对方不少级别;挨过英国人的骂,按说也不是什么光彩事,但对于军人出身,崇尚武力,并获得自由独立战争胜利的纳赛尔听来,却颇有荣耀感;没有希特勒的实力与手腕,没有幽默感与人情味,自己又何以能从上校到总统呢?接下来,日本人又以读过他的《革命哲学初称赞他的实力与人情味,并进一步赞颂了阿拉伯战争的正义性。这不但准确地刺激了纳赛尔的“兴奋点”,而且百分之百地迎合了他的口味,使日本人的话收到了预想的奇效。
法拉奇和这位日本议员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意义重大。首要一点,就是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有备而来,才能套得近乎,并且套得磁实,套得牢靠。
让我们再拿记者为例。记者采访,常常是“跑断腿,磨破嘴,”有时还不得不面对冷面孔,坐冷板凳,他们是如何与采访对象套近乎的呢?一位经验老到的记者如是说
记者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们几乎天天都跟不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事打交道。工农商学兵、三教九流都有可能涉及。记者跟备种各样的人接触,离不开说话。怎样跟采访对象谈话,这里面大有学问。方法不当,可能成为胸有百策嘴若噤蝉,如同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所以,记者要勤于用嘴,善于用嘴。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从采访对象那里获得情况,占有材料,常常是通过记者提问题来实现的。能不能够提出问题,问题提得是否恰当,是记者的一项重要基本功。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记者多与不熟悉的人打交道,怎么能谈得投机呢?这多半要看记者的本领。
初次见面,彼此陌生,有个熟悉的过程,有经验的记者能够把这个过程缩短。通过观察和分析谈话对象,能够迅速地找到一个可以引起双方话题的共同点,打破那种不知从何谈起尴尬局面。
有一位老记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