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又拉住她手左右细看,想了想,左手往右手手腕处一拨,把一个戴了好些年的羊脂白玉镯子沿着她们牵着的手推到了嘉庆子手腕上。
嘉庆子一惊,推辞不已,急着要还公主玉镯,公主按住她手,道“给你的嫁妆都是让别人准备的财物,我一直想着要送你个礼品,却总也找不到好的。这个镯子好歹我戴过几年,如今你带去,平日看着,就跟我还在你身边一样。”
嘉庆子这才收下,再次含泪拜谢,公主双手挽起她,仔细端详了半晌,最后颇感慨地一叹“说起来,我从小到大身边的女子,几乎没有一个是过得开心的。而你嫁了如意郎君,总会跟我们不一样罢……客气的话不必再说,只要你跟崔白好好地生活下去,就是谢我了。”
吉时将至,嘉庆子必须出门了。她最后拜别公主,一步步朝外走去。公主情不自禁地起身走到庭中送她,在嘉庆子将要出阁门时,公主忽然又开口唤了她一声。
嘉庆子止步,回首探询“公主?”
公主和暖的目光抚过那相随多年的侍女的眼角眉梢,她微笑着,和言表达最后的嘱咐“你一定要幸福。”
待嘉庆子出了门,她才转身回房,抑制了多时的泪旋即溢出,滑落在那位新娘看不见的身后。
嘉庆子出嫁后,公主更显落寞,对我的依赖也越来越深,她需要我形影不离的相伴,就算我暂时离开一瞬,她的目光也会追随着我,面上带着怅然若失的神情。
只要是白天,我都尽量守在她身边,答应她所有的要求,不让她因我的缘故有一丝不愉快。我珍惜着我们之间每一刻的相处,因为明白这种貌似平静的时光就像琉璃盏一样,随时都有被打碎的可能,尤其,在我遇见司马光之后。
我原本以为,在我们相遇的第二天,他就会请今上下令把我逐出公主宅,再流放到某个远小偏僻处,而我竟还是有了这一月的安宁,私下想起来,倒很有几分诧异。不过,也很快得知了个中原因。
这月公主带我入省禁中,在福宁殿向今上请安时,今上斟酌着词句,向公主提起准备把我调回宫内的事“天章阁的勾当内臣老了,在申请致仕休养。我看前后两省的内臣,不是身兼数职不好调任,就是不学无术,当不得这管理御制文书的官。想来想去,怀吉倒是个合适人选……”
他甫提及此,公主即睁目以对,直接问“爹爹是想把怀吉调离女儿身边么?”
今上颇为尴尬,踟蹰着说“并非如此……确实是找不到合适的人……”
“爹爹找不到,就让女儿来找。”公主即刻道,“既通文墨又有闲的内臣,女儿倒也知道几个,可以列出名单,任爹爹选用。”
今上默然,良久不应。一旁的皇后见状,叹了叹气,跟公主明说了“徽柔,事已至此,我们也不好再瞒你。早在一月前,同知谏院司马光便知道了怀吉回来的事,上疏请你爹爹不改前命贬逐他。你爹爹押下不理,他便又同杨畋、龚鼎臣等言官接连论列,都请求贬逐怀吉。你爹爹一直未表态,司马光昨日又再上疏,这一次措辞尤为激烈,而且,还提到了你……”
皇后顿了顿,转顾今上,目中有请示之意。今上明白她意思,便唤过任守忠,低声吩咐了两句,任守忠随即走向书案,取出一个劄子,然后过来,把劄子给了公主。
公主展开扫了几眼,大有怒意,将劄子掷于地上,忿忿道“这司马光如此出言不逊,狂妄无礼,爹爹竟不责罚他?”
帝后相视一眼,都未说话。我拾起劄子,先展开确认司马光的署名,再从头浏览了内文。
司马光开篇先说之前论列未蒙允纳之事,继而矛头直指公主与今上“臣闻父之爱子,教以义方,弗纳于邪。公主生于深宫,年齿幼稚,不更傅姆之严,未知失得之理。臣谓陛下宜导之以德,约之以礼,择淑慎长年之人,使侍左右,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