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宁正的说法,兵不血刃方合圣人之道。
可是许多武将就不同意,奈何皇上没有问,又不能站出来反对,附议还可以,要是反对,下场会很悲惨的。
孝宗帝转向卫国公,身为皇帝身边红人的卫国公,自然明白皇帝是要问他,立即没等皇帝开后就站了出来:“臣不敢苟同宁大人的意见。”
宁正没有丝毫的脸色变化,相反他手下的人却有些铁青。
“臣认为,兵贵而神速……”
看着卫国公涛涛大论,孝宗帝知道这个自认为理解自己心思其实不理解自己的人,要让他儿子出风头了。
“应令其招揽齐有叛心之人,组建成乌合之众,再另玄武卫出其不意杀个措手不及。”
玄武卫,孝宗帝心中冷笑,谁人不知玄武卫的统帅就是你大儿子?
接着朝堂又吵闹起来了,争议不休。
孝宗帝,听这也没有听出什么新的花样出来,令群臣肃静,开口说:“朕觉得应该先礼后兵,卫国公。”
“臣在。”
“命你负责招安事宜,立即着手去办。”
孝宗帝亲自开口,卫国公也只有领命。
宁正一派的人,心中却没有喜悦的心情,要是孝宗帝命宁正一派的人去负责招安,他们肯定要开庆功宴。
“如果贼子们不愿被招安,那么就任由他们发展,其一可以不花费朝廷银两就可以修筑城墙,毕竟西凉城太破了;其二让他们召集成军队,一来可以让天朝年轻的将领练兵,二来可以消灭这群逆贼。”
孝宗帝虽然说得平静,可卫国公心中却笑了,招安是小功劳,可打胜战可是大功劳,功劳都是自家的,肯定要挑大的。
可孝宗帝接下来的话确使卫国公心中敲得啪啦啪啦响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宁正,以三年为时限,卫国公招安同时,你要负责寻觅合适的年轻将领和军队,三年内无法招安,那么就要出兵了,可知道否?”
孝宗帝简单的几句话,一下子把形势扭转了过来。
原本想和的现在拼命要战,原本想战的却拼命想要和。
孝宗帝心中暗笑:这才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