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啊?”丫头十分惊讶,说“阿四?狐帝的四儿子?果然背靠大树好乘凉啊!”
敖请笑曰“五帝姬是个明白人。”
公孙莣很骄傲的回答道“嘿嘿,那是自然!”
“不会吧……”阿九正在用金叶和荣轩对话,说“,你这话不假?”
“嗯嗯,天帝陛下亲自跟我说的,善邪相恋,不得善终。”
阿九狠狠拍了一下桌子,说“不,我不信,那个太乙,也太不靠谱了吧!”
“我有个好注意,小九,我们去月老殿!”
地点(天庭)月老殿
两人偷偷走进月老殿,只见,月老殿里面的每个桌子上都放着木偶,被红线缠了起来。
“那是什么?”阿九指向悬崖边的一块又高又大的仙石。
说“是缘石,往可视己之缘,且不可改!”
“往可视己之缘,且不可改?”阿九走进了大殿,发现一个十分破旧的盒子,与这宫殿格格不入。
阿九十分好奇,便打开了。只见两个泛黄的木偶,在脖子上缠绕的红线已经被切断。两个木偶分别写着柴道煌,孟丫头。
荣轩说“柴道煌是月老的名字,孟丫头就是孟婆。”
阿九问“这样啊,那为什么孟婆没有名字?”
“阎罗殿长回生草,却灵性而生,化身一女子,因看透人间沧桑,生于一姓孟的人家,没有取名字,所以街坊叫她孟丫头,后来孟氏长大,大家叫她孟姑 ……阎王扣了她三十年的阳寿,叫她在奈何桥前,永世不得超生,每天拔自己的头发入汤,凡投胎的鬼,必须喝下,忘记前世的恩恩怨怨,自此,盘古开天地后,人清命淡,不见前世,在来生,仇人可以成为朋友,夫妻不再反目,父子可以成为兄弟,姐妹可以成为夫妻,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落得无伤无痛,短了三十年阳寿的孟姑,也变成了孟婆,一碗孟婆汤,断了多少人鬼未了情。孟婆是地府中掌管抹去灵魂记忆工作的阴使。关于孟婆的由来,民间出现最多的说法通常是这三种一说所谓的孟婆就是孟姜女。昔日孟姜女哭倒长城之后,眼见长城之下尸骸无数,再也找不到丈夫的尸骨。为了能忘记这些痛苦万分的记忆,就熬制了能使人忘记记忆的孟婆汤。后来上天念她思夫之情感天动地,就免了她的轮回之苦。让她在奈何桥畔熬制孟婆汤,让参与轮回的阴魂们忘记前世的一切。即所谓“前世已了,今生善恶唯本心所念”之意。这一说从元朝开始广为流传,到明清时期多见于文人笔记之中,亦是至今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在关于孟婆的诸多传说中,倒是这个说法颇具某种现实主义色彩。 二说是鸿蒙初开,世间分为天地人三界。天界最大,掌管一切;人间即所谓的阳世,地即为阴曹地府。三界划定,无论天上地下,神仙阴官,俱都各司其职。孟婆从三界分开时便已在世上,她本为天界的一个散官。后因看到世人恩怨情仇无数,即便死了也不肯放下,就来到了阴曹地府的忘川河边,在奈何桥的桥头立起一口大锅,将世人放不下的思绪炼化成了孟婆汤让阴魂喝下。阴魂喝了孟婆汤便忘记了生前的爱恨情仇,卸下了生前的包袱,走入下一个轮回。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道家典籍里,颇有中国传统思想中“人死如云散”、“一死百了”、“莫记已死之人恩怨”之类的意味。三说是孟婆生于西汉时代,自小研读儒家书籍,长大后,开始念诵佛经。她还在世时,从不回忆过去,也绝不想未来,只是一心一意地劝人不要杀生,要吃素。一直到她八十一岁,依然是处女之身。她只知道自己姓孟,于是人称她为“孟婆老奶”。后来,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后汉。因为当时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泄露天机,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为幽冥之神,并为她造筑驱忘台。”
阿九渐渐被这个感染了,嘀咕道“月老,孟婆……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