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32潮起(四)(3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营完全控制在手,以至于带兵直闯中军大帐,无旁人阻拦更无半分波澜。贪图享受当惯了甩手掌柜的刘孔炤以为只要依靠袁时中就能将军队牢牢掌握,最后只能是自食恶果。

数十里外,芦苇荡中船火点点。

船身忽地一斜,左梦庚晓得有人上船,刚刚站起,徐勇钻进乌篷,径直道:“侯爷,袁时中已捉刘孔炤,正挟其向南京城进军。”

金声桓道:“昨日袁时中派人说,驻防南京城的只有一些腌臢夯货,一触即溃。小袁营此去,破城必矣。”

徐勇点头道:“正是。不过刚半道上遇见平陆侯的人,专程来请示行动。”

金声桓替左梦庚说道:“按原计划,等小袁营拿下了南京城再动。”

左梦庚不悦道:“方国安怎么回事,一路来连连催促,令人好生厌烦。”

徐勇笑道:“平陆侯是江南人氏,想是思家心切了。”又道,“等进了南京,往后平陆侯还得大展身手。他熟知江南地理人情,让他往浙江等处镇守再合适不过。”

左梦庚知道拿下南京后让方国安去浙江是赵当世的授意,不好反驳,只嘟囔道:“有什么了不起的,至少南京还没拿下,他就得听我的!”

徐勇又道:“还有一事,刘孔炤分出一部大概三千兵傍晚进驻了三里外的洲头,扼住了险要,怎么处理?”

金声桓笑笑道:“刘孔炤居然还有这本事,知道提前布防?”转而道,“不必管他,南京城一下,他三千人济得甚事。还不是得和南京城那些夫子大人们一样,乖乖受降。”

徐勇道:“得亏了宁南王提前布策,让小袁营接应,否则再拖上一两日,等南京四面军队会集过来,再打南京必然艰难。”

左梦庚自豪道:“我就说,有义父安排,取南京不是探囊取物。”

众人闻之,无不默然。老实说,离开武昌府之前,左家军内部还曾爆发过一场讨论是否该出兵的争论。不少人认为仅凭两万人就想转进千里直取留都南京未免托大,奉劝左梦庚向赵当世推辞。但左梦庚本人坚持遵命态度异常坚决,金声桓等宿将也从左家军的长远利益考虑决定先走一步看一步,左家军这才从武昌府转去九江府。就是这“走一步看一步”的打算让他们领教到了赵营的能量。左家军上下谁也没有想到,起初小心翼翼迈出第一步后,展现在面前的居然是一马平川的康庄大道。无论江西、凤阳还是南京,赵营早便打点好了一切,他们要做的,仅仅只是执行罢了。

金声桓、高进库等左家军宿将至此终于明白了自己与赵当世、左家军与赵营到底存在多大的差距,本还怀着与赵营一争雄长的桀骜之心也随之烟消云散。甚至看向左梦庚的眼光,也不再轻视——毕竟自己殚精竭虑多时,最后还比不上这个浑小子一念之间的决定。拿结果说话,多亏有左梦庚,左家军才能延续至今。

徐勇禀报完了,低头要出乌篷,但转念想到件事,又转身道:“记得宁南王给我左家军指派的行动有几句纲要,进南京是首要,但进了南京之后,要做的事还有很多。譬如南京那帮子竖儒,恐怕表里不一。”

左梦庚道:“义父说了,范京皇帝即位,之所以尚未立内阁、置百官,全因天下英萃会聚南京,无论名望还是政务手段,都是这些个旧官最好使。是以择官选用,不可能避开南京。将一二名士收入囊中,则四海归心,文武人才自会趋之若鹜。咱们就照此行事,进了南京,听话的用,不听话的滚蛋!”

徐勇苦笑道:“是这么个道理,但我等代表朝廷去南京,收拢人心为要,总不好处处粗暴行事,还是得怀柔为主。”

左梦庚扶颌沉吟道:“徐叔说的是,是我武断了。可也不必担心,义父都布置好了。”

“布置好了什么?”金声桓、徐勇等人齐声问道。他们对赵当世早已服膺,一听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