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人一起听,再多了根本不行。 教导学什么,并不是一味的你站在台子上讲,还必须跟学生们有互动,让他们知道你的理念,也让你能够了解他们接受知识的程度。 这就必须要在课堂上面,跟更多的同学们提问,或者回答他们的疑惑。 七八十个学生在一起上课,你怎么交流? 怕是有人三四节课都得不到机会和老师来交流! 之前学校老师都有提议,说能不能两个班两个班的一起讲课,学校的音乐室就能坐那么多人。 这样可以节约时间,也可以让他们每周多上一节课。 但沈欢拒绝了。 除开了人多就会影响教课质量外,多上几节课并不能代表学生们就多学一些知识。 他们现在的知识点已经差不多够了,少的是激发他们对于解题思路的理解,以及在一些有可能出问题的疑难题目上面的丢分。 只要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那么他们的高考分数肯定能提高。 如果不解决这些,哪怕是你天天补课,也没有什么提高。 朱孝希自然也是没有答应这种大礼堂讲课的要求,有了之前2个班一起上课沈欢都不愿意的经验,他直接就说沈欢不愿意,便推搪了过去。 他所有的拒绝,借口都是沈欢不同意,沈欢不同意。 没有人能逼沈欢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 原因就在沈欢的这个世界级别的大数学家身份上面,这可是得到了最顶级的大佬夸奖的科学家。 我国对科学家的态度,特别是对顶级科学家的态度,那一向都是恭敬有加的。 况且你如果是硬要沈欢去教课,沈欢随便教点什么来敷衍,你家孩子不是更加吃亏? 到时候不能增加分数,别人也不可能说沈欢不行,只会说是你家孩子太笨,不然世界顶级数学家来辅导,怎么可能一点长进都没有? 所以很多人明知道这是朱孝希的借口,也只能是憋着。 可到了现在,朱孝希还是顶不住一些巨大的压力,所以这才来到了小面馆水家宅院。 朱孝希来可不是吃饭的,他转而就说起了正事儿“小欢啊,我琢磨了半天,除去那些瞎扯淡的,现在一共有两个解决方案,我说,你听听看啊。” “好。” 沈欢点点头。 “第一个,是他们按照自己的时间需求,每次你讲课的时候,班上就多塞15个人进来,咱们就临时安排一下座椅,这样差不多就60个人,也不算拥挤。”朱孝希侃侃而谈道,他刻意的忽略掉了本来就坐在最后面的几位数学老师。 当然了,沈欢也不会去计较。 “第二个,干脆就另外组建三个临时的班级,你每周再增加六节课,为这群拼凑而来的学生上课,就像是为同学们做的那样。”朱孝希接着又说出了第二个方案。 “还再增加六节课?”沈欢皱起了眉头。 他给同学们一周补两次数学课,9个班就是18节课。 这还不包括周一到周五的给6个校花的每天补一节课。 虽然有些时候沈欢会耽搁,但耽搁了的课时,他都会在后面补起来。 现在再增加6节课,意思是沈欢5天上24节课,再加上校花们的,平均每天差不多6节课了。 “你就知足吧!”朱孝希苦笑着说“如果不是我们这边用你当挡箭牌,死命的推脱,他们恨不得你一天到晚都呆在学校,一天上满10节课!” 高三学生上午四节课,下午四节课,晚自习还有两节课。 着实的辛苦。 可也没有见过哪个老师要从早上到晚的。 精力根本就吃不消,外加声音嗓子也遭不住啊。 “这一年,你只有辛苦一点了,要不就星期六、或者星期天拿半天时间来为他们补习吧!谁叫你遇到的是一群为了自己的孩子,已经疯狂的家长们呢?”朱孝希又劝说道“幸好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你去读大学了,就没有人再这么干了。” 朱孝希现在是又愧疚又骄傲又亢奋。 愧疚的是沈欢这么年轻,就要承担这么繁重的补课任务。 他现在的这个活儿,平日里哪怕是资深的老师们,也该是2个老师的工作量了。 如果再增加课时,纯粹就是3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