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一个卖菜椒的,凌月又买了大半篮子的菜椒,也放到小霍盛的篮子里。
看着篮子满了,小家伙这才满意了。
他觉得自己是个小男子汉,重的东西应该他来拿。
可鸡蛋和那些肉以及肉馅加起来得有三十斤,凌月觉得还是自己拎着更放心。
又买了一袋子黄瓜,也是五分钱一斤,一块钱买了一大堆。
最后是凌月拎着两只篮子,小霍盛背着那一袋子黄瓜走出农贸市场。
凌爸不放心两个孩子,骑着车子来接,把黄瓜放在车子后面,两只篮子分别挂在两只车把上。
回到家又是一阵忙,先把肉卤上,然后大家齐动手摘韭菜,洗切,最后是调馅。
今天的包子馅是凌月调的,还是一个韭菜鸡蛋木耳馅,肉馅的被她换成青椒大葱猪肉的。
味道不比妈妈调的差,当然各有风格,她比妈妈舍得放油,所以包子馅要香一些。
她跟妈妈说,做吃食,重要的是口碑,味道好了大家便能口口相传,生意自然会一直好下去。
小米绿豆粥熬好,再用大锅烧一锅开水,用西红柿炝锅水淀粉勾芡,加入紫菜和鸡蛋花,撒一些香菜滴点香油,紫菜蛋花汤也好了。
还是七点钟,大家准时出门去铺子开门。
然后又是忙碌的一天,今天还有附近不少邻居来吃他们家的凉皮和肉夹馍。
不管谁来,凌月他们自然都是举着双手欢迎的。
他们开这个铺子,针对的顾客不止是乘车的旅客。
也有过路的人,看见这里生意不错,就进来尝尝。
这些人,在以后都渐渐的成为了他们小店里的回头客。
而且还口口相传,车站那里有一家好吃的小铺子,不少人都慕名而来,这些当然都是后话。
小铺子经过几天的经营,爸妈都已经掌握了做生意的技巧和门道,上手也更快了。
每天的纯利润都有一百块左右,爸妈的干劲特别大。
生意也很稳定,准备的东西每天都卖的一点不剩。
差不多就是过了两点多就能卖完,然后收工回家休息。
这样也不算累,慢慢的也都习惯了,生意也走上了正轨。
然后,凌月也迎来了她的期末考试。
考试对她来说极其简单,一下午就考完了。
考试完,就正式放暑假了。
于是,凌月开始了她店里和村里来回跑的日子。
她每天上午在铺子里帮忙,半下午就回去,跟花花师父学武。
晚上有时候在家里住,有时候回城里。
反正现在十里路对她来说不算什么,跑步就是半个小时的事。
当然,这样的生活是落不下小霍盛的。
她去哪里,他就跟去哪里。
好在晚上的时候,会回家睡觉。
要不然,他妈妈和外公外婆都忘了这孩子是自家的了!
不过自从凌月家开了小吃铺子后,花花没少抱怨,因为没人给他做饭吃了。
一天天嘴巴撅的老高,好像受了多大的虐待似的!
所以,作为补偿,每天练完武之后,凌月都会做顿好的,堵一下那老头的嘴。
暑假很快过去,凌月也要开学了。
以后只有周六周日她才能来铺子里帮忙,所以就提议让姑姑来铺子里帮忙。
姑姑结婚的日子已经定了,明年的中秋节,正好来店里帮忙给自己赚个私房钱。
凌爸也觉得不错,和吴秋玲商量了一下,管吃管住,每个月给她开五十块钱。
凌秀在家里闲的都快长毛了,对于大哥大嫂的这个提议极力赞同,老爷子也挺高兴。
老太太却不高兴了,因为她一听说去城里帮忙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