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章 三军毕 将出塞(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古老的民歌,描述了原野牧场的宁静与祥和,透露着对美丽家园的热爱。它所吟唱的恬静高远的草原上,栖息着一个强悍善战的民族。

辽阔的大漠草原,按照通俗的划分,可以分为南北两部分,即漠北与漠南。当然这只是一个模糊的划分,并没有太明确的界限。具体说来就是,极北之地的范围内多沙漠戈壁,不宜于生活居住。而只有在这南半边范围,围绕着九曲黄河附近,才是水草丰美的好地方。

如果从民族习性上来说,生活在此的匈奴人当然应该称为一个游牧民族。他们只有少量的农业生产和手工制造,主要是靠畜牧、狩猎和劫掠为生。《大汉帝国史?匈奴传》记载:“……匈奴随畜而转移,其俗之所多马、牛、羊。随季节逐水草迁徙。……其习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牧禽为生业,急则人习攻战以侵伐,其天性也!其攻战,斩首颅赐囊酒,而所得虏获因以予之,得人以为奴婢……。”

草原生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神奇,也不是雾中看花般的美丽。猛兽的袭击,各部落间的互相侵略,使匈奴人时常处于朝不保夕的不安之中。最根本的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决定了他们的生存方式,只能四处迁徙,漂泊流浪。他们没有城镇村落,居无定所。没有文书案牍,以口语为约,这样动荡的生活,使他们根本就来不及发展精细的文化。

恶劣的环境,艰苦的生活,造就了匈奴人勇猛尚武、精骑善射的民族特点。从秦朝末年的冒顿单于开始,匈奴人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他们先后征服了许多临族,东破东胡,西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诸王之地,北服浑虞、屈射、丁令、昆黎诸邦,并楼兰、乌孙、大宛等西域各国也归附在麾下。所控制的地区,东到辽河,西至葱岭天山,北抵达贝加尔湖畔,南边到汉之长城。

如此庞大的范围,认真说起来,比汉朝的疆域还要辽阔些。而匈奴民皆兵的制度,更是造就了纵横无敌的骑兵队伍。在盛时期,控弦之士达到了三四十万之众,可以说是弓马之盛,甲于天下。

在征服了三面的邻居之后,匈奴人的目光终于又投向了南边最富庶的汉朝。毕竟,从这儿输血,才能得到最好的滋养。

自从马邑之围,汉朝与匈奴彻底撕毁和平协议以来,两国之间早晚会有一场大战,是每一个朝廷臣子早已经深知的事。这次匈奴十万铁骑分两路南下,北疆震动。如果这事放在以前,必然会在朝堂上造成大规模的恐慌,可是现在有些不同,虽然也有些紧张的气氛,但许多臣子们心中却另存了一份期望。

初现峥嵘的黑鹰军两万多精骑奔赴云中郡最前线,是皇帝刘彻亲自布置的,而且它的主将是卫青,即将成为大汉新皇后的卫子夫亲弟弟。

这样的安排,背后含义深刻。它既表达了皇帝对这支骑兵劲旅绝对的必胜信心,又赋予了许多别的东西在里面。其实他的这一用心,许多人早已看得清清楚楚,不过就是想利用卫青取得的战功,巩固皇后和太子的地位而已。

许多人虽然也有同样的期望值,但什么时候能与匈奴人彻底大战一场,以及到底能不能取得大胜,却都只是猜测和未知。本来以为事关战机这样的秘密计划,应该没有机会在大战爆发之前知道的,却未曾想到,就在今天的大朝会上,皇帝刘彻在料理完东征真番的事宜后,忽然话题一转,正式说到了北疆战争。

“也许你们中的大多数人会感到很吃惊吧?朕竟然会押下东征将士们的战功暂时不予奖赏,而要等到下一次。呵呵!你们却不要误会了朕的话,朕身为大汉天子,九五至尊,还从来没有那么小气过!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有一个人亲自提出来的,而朕考虑过后,就答应了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