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川(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果我发达了,必然忘不了二位今日的恩情。”

听完百川这些话,客栈老板点了点头,甚是欣慰地说道“你自己能想明白是最好,我也就不多费唇舌了。我在这儿开客栈啊,年年都有考不上寻短见的人,哪一个都是我坐着给聊好的。”

“人这一辈子啊,坎儿很多,但是就没有过不去的。有时候就是咬咬牙的事情。实在过不去,换一条路也是一样的走嘛,顶多是绕点远,那又有什么碍事的呢?我听说新登基的皇上要发展商业,你可以试试做点买卖嘛。”

那个时候的西疆和北域还没有发展起来,安静得就像是草原上面埋头吃草的牛羊一般。汉唐王朝内部自给自足,也不用考虑什么战事的问题。乐典帝之前的皇帝都因为要发展生产力,满足百姓的口粮,充实国库,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朝野和市井都流传一句话,说是“商人误国”。商人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在传统的儒家学子看来是一种投机行为,有违“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信条。朝野高官也想到了,倘若人人经商,那么天下之人便没有耕田的了,百姓和朝廷的口粮又从哪里来呢。

但是乐典帝不同,他好像看到了商业给这个国家和国家的百姓带来的机会一般,一登基就发布了十二道圣旨。十二道圣旨里面竟然有一半都是针对商业发展提出来的,对于城镇中贸易市场的管理和长途的跨境贸易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后来,事实证明,乐典帝的眼界的确不俗。汉唐王朝因为这十二道圣旨,又迎来了一个鼎盛时期。只不过,权欲熏心,汉唐王朝的鼎盛总是因为一些蛀虫的存在,贪赃枉法,中饱私囊,让鼎盛成了过眼云烟。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眼前的百川听到了老板说的话,不由得也存了经商的念头。客栈老板为人宽厚,特地允许百川在店里多住了两天,让他能够好好收拾收拾心情,面对未来的新生活。

第三天天一亮,百川就收拾好了行囊来向老板辞行。老板告诉他,让他好好干,说不定以后这客栈的生意还需要百川照拂一二呢。百川自然不敢大脸应承下来,而是实打实地说了一句老实话,只要科举制度还在,这儿永远都不会出大问题。

回了家的百川将自己的想法说给了老父和祖父听。祖父年纪大了,打不动人了,只是光着脚脖子,坐在门槛前面“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百川的父亲倒是一个火爆脾气,二十多年来第一次打了百川一个大耳刮子。

百川自己心里也明白,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朝廷实施了上百年重农抑商的政策深深地扎根在两代人的心中。士农工商,除了读书,还不如做个种地的,这就是百川父亲和祖父心里的阶层和想法。

他们不会知道乐典帝提出了什么新的律令,也不会知道经商能够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一些什么。他们只知道,读书人说的都对,经商就是离经叛道,经商就是违背祖训,就是大逆不道。

为了供养百川读书,百川的父亲还在当地的员外家里干了一份长工,卖身契都签了。员外心肠倒是不坏,在商言商,百川父亲该干的活一点不能少干,但是在他规矩的范围之内,百川父亲是自由的。

打完了百川的百父瞅了瞅日头,心中气还犹未平静,枯瘦的胸膛上下起伏着。但是时辰到了,不得不往东家家里面去做工。百父一直是个下苦力的人,根本没有读过书,此时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和百川说,只能够恨恨地冲着自己的亲儿子脸上吐了一口唾沫,然后夺门而去。

都说隔代亲,百父一出门,百川的爷爷就走了进来。扶起了还跪在地上的孙子,瞧着他说道“你爹把你打疼了吧,没事啊,终究血浓于水,他气消了就好了。你还是好好读书,明年再考,实在不想考就回来种地,也饿不死。你怎么就想着去做那腌臜的商人呢?”

“爷,你们咋就不明白呢。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