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十章 雪峰玄机(1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这时王睿突然问我“你是听到哪个禅宗故事才突然恍然大悟的啊?”

“是雪峰禅师跟玄机师太的故事,禅宗把这些故事称作为禅宗公案。”

“哦,给我讲讲呗。”

“还是让老李讲吧,我怕我讲的不面,在误导了你!”

“那老李你给讲讲吧”王睿对老李说到。

老李说“好吧,但得先讲讲什么叫做禅宗公案。”

佛祖释迦牟尼一日讲经,拈花示众,众菩萨罗汉不解其意,唯摩诃迦叶会心一笑,禅宗就自此诞生了。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很特别的宗派,不立文字,靠口口相传、心心相印来弘扬佛法、普渡众生。

禅师在示法时,或用问答,或用动作,或二者兼用,来启迪众徒,以使顿悟。

这些内容被记录下来,便是禅宗公案。

禅宗主张的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所以“顿悟”便成了修行禅宗的一个最重要的法门。

《六祖坛经》里有句话“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意思是执迷的状态下,修行再长时间也不能成佛,而能觉悟则只需极短的时间便可成佛。

但顿悟有时候需要刺激一下!刺激好了,就可以“悟则刹那间”了。

而禅宗公案就有这个功能,在禅宗公案里,最关键的对话,就被称为机锋。

“机锋又是什么呐?”王睿问到。

“机锋就是机牙和箭锋。泛指兵器。用兵器来比喻就是形容语句够犀利,才思够敏捷!”

庄子和纵横家惠施经常有精彩的辩论。

一次,庄子和惠子站在桥上,庄子说“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质疑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针锋相对“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个故事里就暗含机锋。而禅宗里这样的故事就更多了,禅宗把这样的对话统称为“机锋”。

“好啦。明白了禅宗公案和机锋的概念,我就开讲啦。听好啊,雪峰禅师跟玄机师太的公案。”

雪峰义存禅师生活在唐末五代时期,是享誉南方的禅宗。

曾和当时北方的赵州禅师并誉,形成“南有雪峰,北有赵州”的局势。

他们南北遥相呼应,影响着中国禅宗的命脉。

唐朝有一位比丘尼。法号玄机,浙江余姚人。

在温州净居寺出家。她的入门师傅是无尽藏比丘尼,她给无尽藏比丘尼送终后,就带着师傅的舍利到了曹溪,投奔六祖惠能。

后来玄机成了惠能大师度的第一个比丘尼。

玄机老了以后呢,回到了老家,曾在大日山石窟里修习禅定。她住在大日山的石窟中,每日参禅打坐。

忽然有一天兴起一个念头“法性湛然深妙,原本没有来去之相,我这样厌恶喧哗而趋向寂静,算不得是通达法性的人。”

有了这样的想法,她立刻动身去访问大名鼎鼎的雪峰禅师。

雪峰禅师见到玄机比丘尼,就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

玄机比丘尼回答“从大日山来。”

雪峰禅师一听就问道“太阳出来没有?”

“太阳出来没有”,是一语双关(禅宗经常使用的方式),实际是在问悟道了没?

玄机不甘示弱,答道“太阳出来了,会把雪峰熔化!”

意思是,假如已觉悟的话,还用得着你么?

雪峰禅师见其出语不凡,便再问“敢问师太法号?”

比丘尼回答“玄机!”(玄机可指代织布机)

雪峰禅师听到这个名字,又问“你一天能织多少丝?”

玄机比丘尼回答“寸丝不挂!”意思是已经解脱尽净了。

说完只施一礼便转身离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