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阳微微一愣。
末了轻轻鼓掌“说得很好啊,你叫什么名字?”
余泽明一脸兴奋“范总,我叫余泽明,小余,您亲自面试我的。”
范阳点点头。
当初面试余泽明的时候,就发现他吐辞清晰,说话很有条理,面对自己一点也不局促。
想必这和他从事了多年的邮递员,有很大关系。
每天都要面对很多的陌生人。
语言的组织能力也挺不错。
值得培养。
就凭他这句回答,范阳在心里就对他又认可了几分。
但范阳没有打算继续追问其他人。
他是来给员工培训的,有关子,当然要自己卖。
这其实是以后的营销当中,非常经典而且普遍的一个议题。
如果继续引导,就没有预想中的效果了。
“说得非常好,刚才小余提到了几点,要有决心,要去尝试新的东西,但我想问一下,昨天你们接到纸条的时候,是不是心里有所怀疑,觉得我给你们下了一个很坏的问题,明明和尚没有头发,为什么要把梳子卖给和尚呢?我们是欺骗他吗?他明明没有这个需求,我们把梳子卖给他,是不是有欺骗消费者的意味?”
“还有第二点,你们会不会觉得,我在刻意的引导你们,让你们脸皮厚,甚至不要脸的上前推销,然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台下没人说话。
可每个人看范阳的眼神,多少有那么点意思。
“错了,我们是外贸公司,不提倡欺厚颜无耻,相反,我们还需要自己的坚持,更不可能去欺骗消费者,刚刚余泽明站起来回答的,只有一点是正确的,告诉和尚,可以买来孝敬父母,从而把负需求,变成正当需求,想听听故事的正确答案吗?”
台下的人顿时眼睛一亮,特别是霜霜,一直挂着不屑的神色。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我也不卖什么关子,大家听完之后,再来发表一下感想。”
“某一个销售公司,招聘销售员,面试官给了所有求职者一个任务,把梳子卖给和尚,谁卖得多,谁获胜,择优录取。”
“这个问题一经发布,就吓退了大部份的人,认为出家人梯度为僧,拿梳子没用,只有四个人留了下来。”
“第一个,卖出去一把梳子,用的就和余泽明的方法差不多,他告诉那些扫地的和尚,挑水的和尚,可以买回家孝敬父母,他用这个理由,向和尚挨个推销,最终卖出去一把。”
“而第二个,卖出去10把梳子,用的方法,就比余泽明的方法要高明一些了,他跑去找到佛堂的主持,告诉主持,山上的风很大,登山而来的香客,头发都被风吹乱了,然后扑倒在佛堂跪拜的时候,于佛不敬,出家人礼佛,都讲究沐浴焚香,香客的头发乱糟糟的像什么样子,所以推销员建议,在每个佛像前面的香案上,都摆上一把木梳,免费给香客使用,这样一来就好得多了。佛堂的主持觉得有理,就购买了十把,添置在佛堂的香案上。”
“而第三个,卖出去100把,你看看,他寻找的人又不一样了,第一个卖出1把梳子的推销员,直接向和尚推销。卖出去十把人推销员,向佛堂的主持推销。而第三个卖出100把梳子的人呢?他直接找到了寺庙的方丈。”
“首先告诉你们一个道理,推销,面对的人群非常重要,第三个推销员找到方丈,告诉方丈,前来拜佛的香客,都有求取平安符,然后随喜,课捐功德的做法,可寺庙方面,却少有回馈,这样对课捐不利,寺庙如果向他们回馈一些佛家的吉祥物,一可以作为纪念,二可以暖其心扉,第三可以扩大影响,一举多得,那该多好。”
“然后这名推销员,又向方丈阐述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