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国,甚至许多方面连西方都不如。
自己手里的技术和大明当世技术之间,有着难以想象的科技的鸿沟,如果单凭自己,再去一样样了解,一样样推进,进展缓慢不说,自己也没有那个精力,张震对张国维这么上心,廉洁能干还在其次,他参与编纂农政全书才是主因。
直到宋应星出现在前,张震还盘算着招揽张国维之后,他就是自己在科技方面的第一助手呢,起码在外面这大明的世界是这样。
现在呢,宋应星送上门来,一切都不一样了,相比张国维这当朝二品的朝廷大员,一个举人,还是为小吏自个辞了不知是八品还是从八品小官的举人,招揽的难度就小多了。
而且有《天工开物》这么一本,在后世比《农政全书》更响亮的神作,在科学技术方面,张国维九成是远逊于眼前的宋应星的。
至于两者的目标,宋应星纯粹是仕途不成转而求知,张国维完全是为了大明的延续百姓的安康努力奔走,两人的目标天差地别。
张国维可以称作伟大,而宋应星的要纯粹太多太多。
从业精于专的方面来说,张国维身为二品大员,要兼顾天下民生和官场风云,很难做到专精,方方面面能懂个皮毛就不错了,还不知道被宋应星甩开多远呢。
而事实上,张震不知道的是,宋应星是第一位记载了锌这种金属的科学家,天工开物上不但指出了锌是一种新的金属,还详细记载了锌的冶炼方法,还有锌铜合金,也就是黄铜,也因此让古代华夏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能大规模冶炼锌这种金属的国家。
看着宋应星陷入沉思,张震有着发自内心的欣喜。
只要将他收归麾下,自己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必然能进一步加快,再有张国维辅助,那就再好不过了。
在当世通讯靠腿走口传,传到西方更是要靠风帆人划,只要开启工业化模式,加上中央集权的全力开发,那就是日新月异,那所谓的西方列强就算是知道了,想追都追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