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腊月,朱恒与黄锦带上了近百护卫,选择了海路,先去南京,然后想通过运河进京。
租了条船,缓缓地朝着南京出发。船家的妻子烧的一手好菜,每天又有朱恒自己钓上来的新鲜的鱼。朱恒和黄锦两人这次旅程也过的相当适宜。
即将要到南京时,突然岸边的建筑物吸引了朱恒的注意力,朱恒嘱咐船家靠岸。
朱恒登上了岸,问船家“你可知道这损坏的建筑原先是干什么吗?”
船家回答他“这可是以前苏浙一带最有名的船坊,名叫南京龙江船厂,是官办的,又名南京宝船厂。三宝太监远洋的宝船,福船也是这里下水的。”
朱恒在破损不堪的建筑物边慢慢行走着,思考着,黄锦跟在后面也不打扰他。
看着这破损的船坞,朱恒心痛极了。虽然破损,但是往日的辉煌还是从规模巨大的建筑物里发出。这可是象征着世界造船业的顶级存在。
朱恒知道就在嘉靖登基的同时,麦哲伦刚刚完成了环球航行,这个世界正式进入了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荷兰,西班牙乃至后来的法国英国都是靠大海创造的财富,国力随之飞速增长。
朱恒也为三宝太监的壮举而感到自豪。就算当时拥有如此庞大的海上实力,在航海过程中依旧是与沿路各国平等来往,和平相处。这份气度并不是西方那些国家所能有的。
自豪的同时也感到悲哀,心痛。就因为“不征”的理念,使得大明朝海禁了如此长时间,使得海上的优势荡然无存。若不改变百年后真的会后悔万分的。
自己重生在这个年代,面对的是一个尚未病入膏肓的大明朝,一切还来得及,一定要趁此时机改变这一切。
听到朱恒的不停叹息,黄锦默默跟随,他可不知道朱恒的决心。
在船坊旧址不远有十几户人家,朱恒走了过去,看到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农民便问“大伯,你们怎么会住这里,这里以前是船厂,但是土地贫瘠,不是好的生存之处。”
老伯回答道“这位公子不知,我们这些人家都是以前船坊工人的后代,因为有工籍在身,无法远离此处,万一今后船坊要重建呢。”
朱恒又问“现今不需你们造船,你们没有收入靠什么过活?”
老伯回答“辛亏了以前船坞留有这些个田地,我等在此种田过活。”
朱恒再问“你们之间如今可还有人会造船?手艺可曾丢了?”
老伯说“我们这手艺可是代代相传,如今我岁数大了,但是我两个儿子还是会做的。把这手艺传了下去我也算对得起祖宗了。”
聊聊数语听的朱恒心酸的不行。朱恒给大伯留了点银两离开了。
进了南京城,朱恒直接去了魏国公府。送上名剌,不一会中门大开,徐鹏举亲自迎了出来。哇!这魏国公府的中门可是有多少年没开了,今天是哪位大人到来呀?路边的行人如此想到。
轿子直接抬进了魏国公府,朱恒下轿与魏国公行礼。魏国公领着朱恒朝内院而去。只见魏国公府占地极大,前院有山有水,水上有桥,桥边有亭,雕栏玉砌。内院也是如此,给人的感觉这魏国公府还是相当有底蕴的,并不像江南那些暴发户的院落。
在大堂,两人落座,自然有下人送上茶水点心。魏国公说“上次分别,哥哥我一直盼望着你再次到来,总算把你盼来了。晚上还是老地方,哥哥做东。”
朱恒笑着说“才个把月,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旅途劳累今天就算了吧。我刚进城停都没停就来你这了。”
徐鹏举说“还是兄弟够意思,想着我,那今天就在我这住下,好好休息。听说上个月,你把松江府的腾公公家都给抄了,哥哥听了畅快极了。”
朱恒笑道“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传的速度比我的行程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