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元旦,很快就要面临期末考试了。
到了晚上,大学的自习室、图书馆、教室里学生的人数明显比平时增多了。特别是平时上课不太认真,专业知识学得不够扎实的同学,更是争分夺秒地复习着这个学期学习的内容。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503宿舍的几位大少爷平时倒是学得不错,此时的压力相对比较小。别看他们这几个条件优渥,上课的时候却是很认真地。
吴迪、王科原、张林伟、李轩宁都待在宿舍里学习,李轩宁是被兄弟们强烈要求下,回到了宿舍。王科原、张林伟学得相对欠缺了点,把老四拖回来,给他们当复习指导。
虽说成绩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那么的重要。但是考得好了,回去过年脸上也有光不是。所以503宿舍也进入了临时抱佛脚的大军当中,这几位挂科是不存在的,想的是优秀。
学习了好一会的李大少,点了根烟,休息一下。心里想起曾经的那段大学生涯,真是不堪回首啊!基本每个学期都会有挂科,靠补考到最后才惊险地过了关,拿到了毕业证。差点毕不了业的李轩宁,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还是靠父亲李振国拉下面皮,求着老同学帮忙,进了单位上班。
在单位里,当时的学渣李轩宁靠着面皮厚,善于察言观色,倒还算混得过去。只是专业知识实在是太差了点,混了几年,感觉成长空间实在有限就辞职了。在外闯荡多年,走马观灯般历尽了多个行业工作,也无喜人的成绩。
回想起来,李大少的脸上呈现出了无限的唏嘘。
吴迪也点了一根烟,看到李轩宁的姿态,就问:“老四,在想啥呢?”
王科原、张林伟也看了过来。
李大少微笑着说:“想起了一点往事,哥们儿复习感觉如何?”
吴迪笑着说:“状态挺好,应该没啥问题。”
王科原:“挂科是肯定不会,但估计成绩会被老四拉开不小的距离。”
张林伟:“能不挂就行了。”
临近期考前的几天,班上的一些平时学习比较懒散的同学,经过这段时间的复习,还是觉得不够有把握。就把重点的概念、习题在电脑上打出来,排好版。去校外的文印店,缩印了出来。
吴迪去其他宿舍转圈时看到有好几位y才,正拿着这些缩印过后的资料在背诵熟悉着。
吴迪问:“哥们,这么小的字,看着不费劲吗?”
那哥们回答:“还行吧,这不是在适应着嘛。”
吴迪又问:“那你直接看课本和笔记不就完了,非得找罪受。”
那哥们嘿嘿一笑,说:“老吴,我是打算把这分割成纸片,带进考场。有的题没背熟的,到时也能应个急啊!”
吴迪笑着说:“行啊,兄弟。你这招有点高,但得小心啊!被抓住了,那就是白考那一科了。据说作弊被抓,必挂。”
那哥们点了点头说:“那肯定得小心谨慎,有机会就用,没机会就靠蒙呗。”
吴迪:“行咧,不打搅你备战了,我先闪人咯。”
那哥们:“你们复习得怎么样啊?”
吴迪微笑着回答:“还行吧,走了。”
吴迪回到503,把这事跟哥几个一说,又勾起了李大少的回忆。
这样的做法,李轩宁曾经也用过,补考的时候,还使用过无线耳机。和几个胆子大的y才串通好,把试卷从考场里偷偷丢了出去。外面的兄弟拿回宿舍做出答案,再打手机传回给考场中等待的骚年们。
真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啊!现如今这见不得光的招数倒是没必要用了。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正凭借的还是自身的努力。
用这些招数在投资学的角度来看,性价比太低了。为了多出的几分、十多分,得冒着被挂科、被处分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