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决定战争的不是装备,而是人,是勇气和精神,明白吗?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害怕,而是布署防御!”
    指挥部里的几个人都没说话,包括舒尔卡在内。
    朱可夫这话有点精神原子弹的味道……这些话骗骗士兵还可以,对指挥官就没什么效果了。
    因为指挥官心知肚明,决定战争胜负的绝不会只是人,而是人和装备。
    尤其是装备高度发达的现代战争,装备越先进人能起到的作用就越来越少……
    古代冷兵器战争大家都拿大刀长矛,装备差距不大,于是狭道相逢勇者胜。
    现代战争动不动就是飞机、坦克、大炮……于是往往就会出现再勇敢、素质再好也只是拿着马刀砍敌人坦克,还没看到敌人就被炸得粉身碎骨的情况。
    但是,这些话和道理是不能在这时候说的,尤其苏军处于弱势一方的时候。
    从这角度来说,朱可夫的说法还是对的。
    “好吧,朱可夫同志!”瓦图京说:“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该怎么布署防御!”
    “敌人当然不会从正面进攻!”罗科索夫斯基说:“我指的是他们的主攻方向,他们要么从北面要么从南面。”
    这是常识。
    库尔斯克突出部朝西面突出一个半圆,如果德国人从正面也就是西面进攻的话,那么只会把苏军往其防线压缩。
    所以,最有可能的打法应该是从北面或是南面朝纵深穿插,或是同时从两面穿插,这样不但能迅速突破苏军防线攻击苏军薄弱的后方,还能将库尔斯突出部的所有苏军包围并歼灭,达到“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利益”的战略目的。
    但舒尔卡看得更具体。
    “北面!”舒尔卡说:“他们的主攻方向将会是北面!”
    “你怎么能确定?”罗科索夫斯基不解的问。
    “因为他们的进攻时间!”舒尔卡回答。
    这么一说罗科索夫斯基就明白了,他微微点头说道:“有道理,德国人的进攻方面很可能会是北面,或者试图从我们侧翼打开突破口穿插!”
    “为什么?”瓦图京依旧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季节,瓦图京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回答:“德国人进攻的时候会是春、夏季,那时冰雪已经融化了,而库尔斯克地区是北高南低,也就是说积水会往南面流,南面更多地方会成为一片沼泽,而北面则好得多!”
    “所以!”朱可夫补了一句:“如果德国人是以装甲部队突破的话,当然会选择更适合装甲部队行军的北面!”
    这几乎就可以确定了,因为德国人当然会以装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