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遇春他们下山了,你是留在锥子山呢?
还是去跟遇春他们一起去建功立业呢?
我觉得你还是跟着遇春去比较好,你鬼点子多,遇春在外面遇到什么难处了,有你在,我放心。”
我心中暗想,真不愧是兄弟,生怕他在外面遇到困难了。
但我有我自己的想法,一辈子窝在锥子山,肯定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但如果下山跟着常遇春,那势必得跟朱元璋打交道,我可不想将来被那哥们儿算计,还是离他远点儿好。
于是,我对刘聚说道
“我是两边都不属于,但两边的事儿我都掺和。
你想想,将来常二哥他们在前方打仗,粮草装备肯定没办法自给自足。
当然,他投靠了别人,别人肯定也得供应一部分,但肯定不会是很充足。
缺装备、缺粮草,那仗怎么打得赢?
那又怎么办?
咱们锥子山得给他们呀!做他的坚强后盾呀!
他们肯定也没时间回来拿,所以我们得派人给他们送过去。
我想,这事儿就由我想来做。
另外,如果我跟着常二哥走了,万一锥子山发生个什么事,怎么办?
所以,我就想当刘大哥你和常二哥的传声筒。
今天在锥子山晃晃,明天说不定又去看望常二哥了。
你说,这样可好?”
刘聚一拍脑袋,笑道“好啊!这简直太好了!”
接下来,我和刘聚就一些具体事宜又充分交换了意见。
最终决定第二天上午,把常遇春、张思淑、杜黑子都叫来,咱们五个人先统一思想。
然后,再召集锥子山的全体弟兄,把话讲明白,愿意跟着常二哥出去闯的就出去闯。
愿意待在锥子山的,就安心在锥子山干活。
当然还有一小部分人是跟着我的,我们得负责两边的联络,给常二哥他们运送给养物资。
当晚,我又连夜去找了常遇春,我将刚才与刘聚讨论的事都跟他讲了。
他也显得很兴奋,其实他早就想出去闯了。
至于下一步先去哪里,他还是首先想到了郭子兴,于是就征求我的意见。
我结合刚刚得到和州那边传来的消息,给他分析了当前形势,建议他去和州投奔朱元璋。
常遇春虽然认为我分析得有道理,但还是有点不放心。提出要先去和州一趟,把那边的具体情况摸清楚以后,再作下一步打算。
第二天一早,常遇春、张思淑、杜黑子加上我,都陆陆续续地到了刘聚那里。
刘聚也没绕弯子,直接将昨天和我商讨的方案,讲给大家听了。
常遇春当然是早就知道了,没什么表情。
张思淑和杜黑子显然是觉得事情来得太突然了,有点不知所措。
最后,刘聚充分给他们两个分析了当前形势,我也作了一些必要的补充,这二人总算点了点头,认为这方案可行。
在下一步正式分家之前,咱们这五个头目肯定得先规划好。
刘聚留锥子山,常遇春带人下山,我则居中策应,这都没什么问题了。
张思淑和杜黑子下一步怎么办?
按照我的估计,杜黑子肯定留锥子山了,毕竟打仗这一套他不在行。
张思淑一个姑娘家,如果跟着常遇春去从军,显然有些不太方便,我们觉得她也应该留在锥子山。
杜黑子果然表态愿意留在锥子山,这也在我们意料之中。
张思淑则表态,要跟着我一起居中策应。
这可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了,特别是出乎我的意料,我可不想身边随时带着个呢。
于是,我赶紧劝她道“张姑娘,你可能还不太了解我要做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