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颂颀松开她的手,双手在空中展开,冲她笑道:“怎么样?这里漂亮吗?”
“嗯,还不错!这里挺美的。”陆笙由衷赞叹。
两人沿着小路,恣意悠闲地绕着古城墙底下走,江边微冷的风吹来,卢颂颀走在她身侧,高大的身影为她挡着风。
小路弯弯绕绕,根本看不到尽头在哪儿。
陆笙看着阳光照射下难得看起来柔软如段的江水和江边上还点缀着几朵黄色小野菊的草地。
她思绪有些飘远,空灵的声音随风而起:“我记得Y市滨江公园里也有一个大坝,半坡上也有一条小路跟这里的风景很像,左边是大坝建起的围墙,右边是贯穿公园的郦江。小时候我经常跑到上面去玩。”
卢颂颀看她语气添了些感慨,问:“怎么?想家了?”
“有一点吧。”陆笙抬头望向这离家万里的异乡天高云淡湛蓝的天空,语气有些苦涩:“反正我回不回家,我爸妈也不会太在意,比起我,他们更在意我弟。”
不知道为什么,平时话不多的陆笙此刻却有一种想要倾诉的感觉。
她一边沿着小路走,一边断断续续挑了些她小时候的事对卢颂颀讲。
小时候的陆笙挺孤独的。
刚从老家搬到Y市滨江公园旁边的郦都小区,她爸爸妈妈一直忙着事业都没空照顾她。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陆笙的妈妈是一个高中语文老师,远调到隔壁市的一所示范性高中,任最忙的班主任职位,带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天天忙得晕头转向,她带的所有学生都像她的孩子,但她亲生的陆笙却不像。
她总说她很忙,一个被人们羡慕的有节假日的人民教师双休日和暑假都在补课或者批改作业,连陪她的时间都没有。
她妈妈唯一一次参加她小学五年级的家长会都是夹着一沓作文纸去的,去了之后坐在陆笙坐的教室后排的椅子上,默默地改着作文,时不时皱着眉用红笔给学生写的作文写些旁批。
陆笙默默地坐在通道旁边的小塑料板凳上看着她。
忽然老师让家长起来发表感言,随机叫的那种。
好巧不巧叫到了陆笙的妈妈:“下面我们请陆笙同学的妈妈来给我们讲一讲好不好?”
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以表示欢迎。
但掌声停了又好一会儿,还是没有人站起来。
其他家长不知道陆笙的妈妈是哪一位,但是班里的同学都知道陆笙,顿时全班坐在通道里塑料小板凳上的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都汇聚在陆笙身上,她一下子成了全班的焦点。
陆笙一脸淡然,仿佛早已习惯这种场面,她拉了拉旁边妈妈的衣袖:“妈,老师叫你发表感言。”
陆笙妈妈身为拥有近十年师龄经常上课时点走神开小差的同学起来回答问题的老师,第一次有一种开小差被老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的心悸。
但她是谁?堪称临场应变女王、口才一绝的语文老师啊!曾经多少次遇到上着课电脑上的PPT突然没电黑屏掉的突发情况(而且还是公开课,校外老师领导来听课的那种),她都能丢了书侃侃而谈,完全裸讲一节课也照样讲得行云流水条理清晰,没得一点问题。
“陆笙妈妈?”台上班主任又喊了一遍。
反应过来的陆笙妈妈比陆笙还要淡定,施施然站站了起来,扬了扬手中那沓厚厚的作文纸对班主任扯起嘴角笑道:“抱歉,都是老师,您能理解的吧?”
“当然当然……”台上的班主任笑的一脸灿烂,颇有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
陆笙妈妈将那沓厚厚的作文纸丢在陆笙堆满书有些乱糟糟的书桌桌面上,清了清嗓子,用她那标准上课式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