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十四章,守卫马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思齐啊,现在庆余堡马市的千户刚刚升调辽阳,你可愿意去庆余堡镇守。”

马林淡淡的说道,看他的表情好像不是什么大事一样。

庆余堡马市专门对海西女真和黑龙江等地女真、蒙古人开放,最大的客户就是叶赫和乌拉两部。

尤其是掌握了完达山牧场的乌拉部落,产出的黑龙江战马冠绝天下,而大明仅仅用五石大米,也就是十来两银子的价格就能收购,一进内地就是数十上百两的利润。

不过边境矛盾向来远超内地,居民们也都武德充沛,想看住一个马市对于年轻人来说还是具有较大挑战性的。

但这对于李思齐来说都不是问题。

论名声,首战俘虏莽古尔岱,斩首俘虏两百蒙古人的少年英雄名声已经在辽东传开了。

论地位,辽东李家子弟,李成梁看重的后代,乌拉贝勒布占泰外孙这些名头让大明和女真部落都得给他几分面子。

论实力,一百多名衣甲鲜明的棉甲骑兵足以镇压大部分的女真部落了。

因此,李思齐是处理复杂的开原马市最好人选。

当然,担任这样困难的任务,好处也是挺多的,前任千户上任才三年,起码捞了五千多两银子,利润堪比江南的盐官。

“谢马大帅提携,大帅恩情,末将谨记在心。”

李思齐喜不自胜,抱拳道谢。

“行了,去准备吧,马市的千户所还在那里驻守,平日没有开市的时候你可以回来办公,开市的那几天就得待在庆余堡留守。”

“末将领命。”

开原马市是辽东的经济中心之一。

北方的鄂伦春、索伦人带着他们在林子里打到的貂皮、鹿皮;蒙古人赶着草原上的牛羊羊;乌拉和叶赫部落也带着骏马和布匹来到马市进行贸易。

外城的市场里人来人往,牛车的木头轮子在凹凸不平的硬土道路上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与周围的马蹄声混在一起。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更有许多小商小贩席地而坐,或随意架些木板,其上摆上其所售动物毛皮,生活用具。

李思齐身为实授千户,此时他腰间己是配上铜木腰牌,头戴乌纱帽,官衣上绣着熊补样纹饰,脚下穿着牛皮官靴。

后面的家丁们都没有官职,只是穿着一身大红棉甲,配上他们那魁梧的身躯,气势也是颇为惊人。

李思齐等守军只是负责守卫马市,真正管理马市的还是太仆寺,太仆寺专门与各少数民族进行马匹交易,朝廷每年给每个马市分发二十万两白银负责购买马匹。

从太仆寺换银子简单,但价格不高,而且货物单一。

加上太仆寺通常只收购马匹。这些蒙古人和女真人就会去和那些私人商贩交易,换得一些生活物资,这个时候往往是矛盾最容易产生的时候。

私人商贩往往都有少许官方背景,又处于交易的优势地位,因此杀起价来也毫不手软,内地十几两一根的野山参,在马市上往往连五钱银子都卖不出去。

守卫马市的士兵也会和商家们串通一气,共同打压那些小部落商品的价格。

这不,前边就发生了动乱,有两队人在高声叫骂,李思齐赶紧带着人跑过去。

“大人,你看,西南角那个档口就是叶赫部落的人,他们还在卖东西呢。”

一个在观察形势的小兵指着那个正在争吵的档口说道。

李思齐来之前就有几个小兵在附近观察局势了,不过双方还没动手,这些人也就没有行动。

李思齐闻言点点头说“看到了,在卖马,只卖剩五匹了。”

带李思齐来的的小兵,闻言连忙说“这些鞑子,脾性只算一般,不过眼光倒是不错,带来的马,高大威猛、肥膘体壮。毛色又好,都是上好的马,价钱也便宜,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