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抢啊,快来抢啊。
诚然,陛下在接到了这么多奏折的时候,一封一封的看过去,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为王铮说话的地下也十分的生气,
“王铮这好大的胆子”。
奏折摔在了地上,也没有觉得朝臣们开始结党营私的,指责王铮,就觉得王铮跟靳望此事办得十分的不妥。
旁边正在烧火的阿宝慌忙的捡起褶子。对着陛下说道。
“陛下如何这般的气愤。王大人与靳督主行事,陛下,你还不知晓呢。他们倘若真的释放了水军而去的话。难道不怕陛下雷霆之怒吗?都是单着陛下俸禄的朝臣,即便是王大人不懂事,可是靳督主这么多年,呆在陛下的身边,可曾有行差踏错过一步,陛下,您想想,王大人那般的心思波诡,说不定不知道正在设什么局呢。再说了,您忍心王大人跟靳督主,一直都待在东南沿海一带,咱们这儿有小一年没见面了吧”。
陛下被阿宝对提醒突然的转过身来,“你的意思是。王铮跟靳望正在设局?”。
阿宝跪在地上,正色的说道,“王大人跟靳督主是不是正在设局,以奴才之浅薄心思,奴才猜不出来,可是奴才明明是听见了王大人跟靳督主走的时候,跟陛下您发誓,不破倭寇誓不还京,可是东南沿海一带在咱们看来已经没有倭寇的存在了,可是为什么靳督主跟王大人还没有回来呢。这是不是也说明了一定的问题?按理说,完成承诺一定会向陛下回来邀功的,而且王大人已经散尽了家财,这要是回来跟陛下说起来,还不知道能够得到陛下什么样的赏赐呢,以王大人之心思,他能够不知晓呢,如何又能做这样惹怒天威的事情。所以陛下,咱们不妨再等等看。说不定会有捷报呢。”
陛下原本一腔子怒气,被阿宝这样说,突然间也觉得十分有道理,先不说对他十分忠心的靳望,只说王铮,此人一向是心思波诡,令人难以猜测,谁都猜不透他下一步要下的是什么棋,要走的是什么路。
不过总归是他对自己发的誓言,在自己看来已经是完成了,可是人却还没有回来,就像阿宝所说的那样,恐怕还有后招吧。
嘉靖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