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善当年年少时,就敢做不畏强权的事儿。
经过三十年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和每日三省的反思,如今他大面上看着圆滑了,但其实直来直去的性子还生生的印在骨子里。
就像对张老五一家这样的,他就喜欢直说。
一来是对五房的人没必要圆滑。二来,圆滑点儿他们听得懂?或者说他们不会故意当没听懂?
所以看他们不吭声啦,明知可能得罪五房的人,张家善也没准备对他们说话客气。
他直截了当的做决定“那就先盖一座。”
“这怎么行?”
这不是说剩下的钱,张家善赞同补给宋氏嘛?
张杨氏就是搅屎棍儿,这会儿又跳出来了。
她不由自主的对着听了张家善的话后,满身兴奋高兴的张知壮夫妻露出一脸的防备“没钱,我没钱。
老天爷呀,你睁开眼看看吧!天下还有这种事儿?这谁家的媳妇儿嫁过来十来年了,还有再补聘礼的。这不是胡闹吗。
若以后哪个不满意了,是不是谁都可以学了。
这是害人啊。
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媳妇儿。
怪不得人家都说,娶了媳妇儿忘了娘呢,我今儿可算见到了……”
“闭嘴吧你。”
张老五有兄弟撑腰决断,反正又不用他得罪两个儿子,他这一声底气又足足的。
张杨氏敢在自家男人面前闹腾,是因为她心里明白张老五就是一个纸老虎。
而敢在张家善面前闹腾,不过是因为明白张家善注重兄弟之情。
但这种兄弟之情到底有度。太过了,对她这个劣迹斑斑的人来说并不好。
是以,张老五一开口,她明智的决定住嘴,只是还是不甘的嘟囔了一句“要钱没有。”
张家善没搭理她,只和张老五对话
“不出钱也行”
张杨氏闻言高兴劲儿还没上脸,下一句话紧接着已到了。
“那也简单。有钱咱办有钱的事儿,没钱咱办没钱的事儿。”
张杨氏丧着一张脸,她感觉不妙。
张知壮夫妻期盼的望着他。
张家善一句话定乾坤“我听说孙亲家来相家时提过,这三间老屋以后留给少小子?
这就是老五你的不对了,人家提了你干嘛不答应。
这样也好,日后新房就能整个儿留给大壮了。”
话音未落,张知壮已不由得喜形于色,对着张家善连连道谢“侄儿多谢三伯。”
怪不得他这样沉不住气,实在是你不了解村里的规矩。
从古到今为什么讲究宗族制?除了血缘关系外,抛除了不好的一面儿,其中剩下的好处实在很多。
就像村子里,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庄户人家盖房子很少像大户人家一样花钱请人。
为什么会这样?
一来是因为庄户人家没那么多钱,二来既然都成族了,那族人岂会少?再加上亲朋好友,一家出一个人,盖房子都不用找人了。
以前来看,这本来是好事儿。可有句话叫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现在的五房来说,这好事却是麻烦。
——现在张家善说了只盖一座房子的话,日后想必亲朋好友不会再帮他们另盖一座。
别怀疑张家善的话。
他既然敢说,就绝对不会轻易让自己失言。
是,孙月月家父兄就是给人盖房子的。
可在这上面,照样帮不上忙。
毕竟,一则孙家也不是那么太平的。二则,如果张家善真那么较真儿,放话出来就是不让盖呢。
到时候本家的人会向着谁。村里的人会向着谁。
人都是往高处走的。要听谁的话,谁心里都有本儿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