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告诉姜氏,她已经几乎放弃了她心中的好活儿?
她能告诉姜氏,她让他造谣,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报复刘二女?
只因为她不敢动张知劲、张陈氏他们,所以柿子拣软的捏?
只因为这是男权社会,谣言一出,对女人的伤害最大。对男人来说,不过是一桩风流韵事。所以她不怕张知劲的报复?
不能!
没多长时间响午了,盖房的人都下工回来了。
两人赶紧停了心思,招呼众人吃饭。
待众人吃了午饭,喝足了汤水。现在还没到歇午的时候,稍作休息他们又上工后。
眼看在刘二女背后,一团污水正像她扑面而来。
也许是郑姜俩人儿不走运。也许是苍天看不的好人受苦。就那么巧,张郑氏和姜氏两人下午刚又就细节商量好。
这日,先从县城开始,兵丁卸甲归田回乡安顿的事儿就像瘟疫一样向四面八方爆发了。
九曲县什么最多?
以前不好说。
这几年,尤其原世平大将军率部进住后,投奔从军的太多太多了。
不夸张的说,几乎每家每户都得有那么一两个从军的。有的人家甚至人更多。
为此,有个落魄的举人还作了两句歪诗“十万男儿出汀山,二三壮士进贵显?”
此事关乎亲人——谁不想知道自己的亲人是生是死。
自己——从军伤亡是大,但命好的话,却可以让人极快的加官晋爵。
而古往今来,讲究的就是一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何况,召令上说了,没立下大功劳也没啥,普通兵丁也有厚赏。
顿时,听到消息的每个人都炸了。
他们又哭又笑的闹腾了好一会儿,又四处奔走相告,于是更多的人又哭笑起来。
翻来覆去的,最后竟彻底平静不下来了。
张郑氏姜氏婆媳得到消息时,已经快天黑了。
报信的人儿话一说明白,她们的眼泪立刻便如大雨一样下来了,两个人嚎啕大哭不停,像是把所有的委屈都要哭出来似的。
如此情况,她们自然没心事再帮五房做饭。
要不是顾及赶夜路不安全,她们都会连夜翻山越岭赶去县衙问个明白。
不过没等多长时间,她们心里总算踏实了一点。
因为县衙里的老爷们为了表示对此事的重视,更为了证实事情的真实性。派了衙役敲锣打鼓的,一个村儿一个村儿的大声宣告了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