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这一环节的训练更相当于一个摸底考试,海子明和其他的青训队教练并不会因这个训练的成绩给谁判上死刑,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准——
测试到稍微能看出这个人的反应速度水准就可以开始下一环节测试了,熟知此中关节的青训队人员们都抱着这样的心态,但是女孩接下来的言行却有些出乎他们意料。
陆心蕾并没有将视野调成白昼,dota中绝大部分英雄的白昼视野是1800,而夜晚视野是800,而绝大部分技能的施法范围也在此之间,在白昼视野中,受试者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对方英雄的施法动作,而在夜晚视野中则要打上问号。
海子明在一开始还以为这是女孩的误操作,正当他准备上前提醒女孩“选白昼就可以了”的时候,陆心蕾口中飘来的一句话打断了他的动作。
“这个训练地图没有那种完全的盲视野,所以点黑夜,应该可以吧。”她活动了一下手指的关节,在刚刚的补刀特训中,有些冰冷僵硬的的手指已经回到了比较理想的状态,“如果是我设计的话,我就加一个周围都是树丛的完全无视野环境。”
行吧。
海子明退了回来这个姐们是铁了心地想秀。
那就让她秀呗,反正最后出了丑丢人的不是他,至于如果没出丑没有丢人——那可太好了。
真的能在这种条件下把能躲的技能都躲掉,那crg是真的捡到宝了。
反应速度可不是补刀那种靠日积月累就能练出来的工夫活,反应速度超群的选手无论如何都有着让人感慨的潜力。
但他并不知道,这句话是陆心蕾故意说给自己听的。
陆心蕾不可能不知道自己说出的这句话是在暗暗地夸耀自己能够在更高的难度下进行测试训练,而以她的性格,正常来讲并不会讲出这种话,这种自夸不可避免地会让自己的位置更加引人瞩目,自然也会让自己更加紧张。
紧张,这就是她想要达到的效果。
她想要给自己施加压力,试图以此来让自己更加专注,表现得也更好。
毕竟“压力越大实力越强”这句话对她来说不像是一句安慰,而更像是一种设定,过去就是如此,现在没有理由不行。
“分身斧”测试类型中的英雄是只有一件幻影斧装备的敌法师,而面对的技能则是从整个dota中精挑细选的,难度事实上也各有不同,在夜间视野中,她更多会面对的也是在视野外发动的进攻。
第一个技能就是如此,来自800码距离外的战争迷雾中探出的钩子说明了技能的正名
发条技师的大招。
女孩的应对也很简单,敌法师在弹道速度高达4000的钩爪命中自己之前启动了分身斧,钩爪从敌法师闪烁了01秒的身体中横穿而过,并没有产生任何效果。
而直到无功而返的钩爪原路收回,她背后的人们才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发条的大招钩爪是这个英雄在中期团战中最重要的倚靠,只要预判准确钩中对方英雄,接下来展开的就是一场完美先手的团战。
而对发条技师的大招最重要的克制一般来说被称作缘分,一级就拥有4000弹道速度,无视技能免疫,不触发林肯法球的钩爪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众多玩家乃至选手视为“不可能躲避”的技能。
而在刚刚,陆心蕾躲掉了它。
这个画面被其他人看到可能会产生一场嘈杂的讨论,但更清楚其中意蕴的五人只是相互通过眼神和表情交流了一下震惊,场景甚至比刚才更加寂静。
是不是刚好碰了个运气?海子明和他的三个队员难免会这样想,分身躲夜晚视野发条钩只是有理论上的可能,凭反应有意识地躲掉未免有些过于反智……
不过他们随后看到的是一场长达14分钟的个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