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垦荒,这一是因为运力不足的缘故(目前是移民运输季,根本没有多余的船只),二也是因为遍布各处的集体农庄已经塞满了旱灾那会搜罗到的山东灾民,实在再无余裕了,因此只能就地安置。
目前活跃在莱州府的建筑大军共分为三个部分,廖逍遥将之命名为生产建设兵团第一、二、三兵团,每个兵团大概各有五万男女老少的样子,因为交通运输的关系,多集中于沿海地带,更准确地说,集中在海仓口和胶州湾两处,其中海仓口一带有第一兵团负责,胶州湾一带由第二、三两个兵团负责,这会廖逍遥本人正在参观的便是正在大兴土木的胶南县城(原灵山卫改县后得来的名称)。
胶南县城按照规定,将是一座偏重于军事要塞性质的城池,作为莱州地区南端的一系列防御节点中的一环。原本的灵山卫城在此次地震中损毁严重,已起不到任何防御功能,因此东岸人干脆也不去管它,在西面择址兴建了一座新城,作为胶水防线的南端节点,将会屯驻挺身队一个满编大队的兵力。
未来一旦满清朝廷与东岸爆发战争,清军无法正面突破胶水防线而绕道胶山时,胶南县城便将成为他们的拦路虎,打不下,就只能退回继续强攻重兵部署的胶河防线,因此这个县城的战略地位还是相当重要的,廖逍遥直接指派了生产建设第二兵团负责修建包括县城(棱堡结构)、码头、公路、哨所(利用烽火墩改造)、兵站在内的一系列设施的建设。
“目前建设行动已经持续了数月之久,即便是隆冬季节也未稍停,大伙心中都有一种紧迫感,想在清军回过神来之前彻底建好这些设施,将胶州湾一带变成他们寸步难行的地方。”同样新官上任的王世传亦步亦趋地跟在廖逍遥身后,颇有信心地说道“胶南县建成后,只需驻扎一个大队的兵力,清军就断没有快速攻下的道理,而既然攻不破胶南县城,那么他们就只能继续折回胶河西岸,想办法突破我军密集的火力强渡,这何其难也!”
廖逍遥对此也深以为然,并且仔细询问了一下建设的进度,王世传对此显然也是做足了功课的,立刻回答说年中时分(1669年)主城应该就能完工,部分道路和码头应当也会处于收尾状态,从码头通往胶南县和胶县的国道应当也已开工了一部分,这令廖逍遥松了一口气,觉得清军是无论如何也来不及腾出手来了。
要知道,郯城地震虽然过去已经超过半年了,但至今大小余震不断。而且更令满清朝廷郁闷的是,因为地震破坏了很多大河、水库的堤坝,加之地震后暴雨成灾、地裂泉涌,如今整个山东西四府及邻近的一些地方都陷入到了极为严重的水患之中。很多河堤在经过数月时间的浸泡、挤压之后相继崩溃,给地方府县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次生灾害,本已稍稍扭转的地方秩序再度陷入混乱。
而更可怕的,素来是防洪重中之重的黄河大堤也出现了问题,多处堤坝出现了管涌、溃堤现象,地方上人心惶惶,都在传闻黄河将整个决堤,东昌、兖州二府要变成一片水乡泽国。再加上一些心眼灵活的邪教团体趁机起事,借着天灾蛊惑乡间愚夫愚妇作乱,这进一步加剧了山东西四府局势的混乱程度,可以说当地的清国官府已处于瘫痪状态也毫不夸张。
因此,驻守西四府的十万清军即便再牛逼哄哄,这会也是焦头烂额,忙于给自家擦屁股,是决计不会前来找东岸人麻烦的,事实上他们不被东岸人反过去找麻烦就已经觉得很开心了。当然东岸人这会也正处于吃撑了消化不良的状态,恐怕相当长一段时间也没精力出去瞎折腾,故双方之间就此维持了一种诡异的平衡状态――东岸人仿佛没有看到青州清军的窘境,而清军也“忘记”了东岸人趁天灾攻夺莱州府数州县的事情。
“第三兵团那边怎么样了?”廖逍遥爬上了一处小突破,向西眺望着胶山方向,问道“胶莱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