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芷欣的肚子一天天变大,莫迪继续做着护花使者,呆在画室的时间减少,大刘接的活儿太多,有时嘱托莫迪帮忙赶工,莫迪虽然不是很情愿,但每个月租店的开销还是带来了不少的压力,至于慕名过来买画者廖廖,有些客人过来逛逛,也只是随便瞅瞅,外行看热闹,对于莫迪这种没有名气的画师,很少有人花钱收藏。廖凡有时会介绍一些装修房子的客人过来看看,那些人也只能买点扇面、小水彩斗方,很多人对于油画,直呼不懂得欣赏,而莫迪的油画标价也不便宜,八十乘八十的布面油画,一张画标价在一万五以上,低于这个价格,莫迪就不愿出手,廖凡都替他着急——莫迪口口声声称是自己的呕心沥血作品,画面溶入了自己的思想,加入了自己的布局廖凡只能在心里暗骂莫迪什么啊!不就是一张布面上涂上几种颜料,我帮人家粉刷墙壁时用几种颜色的油漆也可以做出来。收入减少,面临供房,还要承担铺面租金,莫迪这位从来不为金钱发愁的画师,第一次感到了生活的压力,林芷欣的收入可观,每月都在二万加,作为男人的莫迪,他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家中的生活费从来都是父母的退休工资,父母也从来没有问过他要生活费,莫迪也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啃老,作为家中独子,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时尚的话题,唯一就是林芷欣的收入超过自己,这让自己很在意。
大刘专程为了这个事儿找莫迪理论,刚好廖凡也在场,都是自家兄弟,大刘毫不客气地讲了一通莫迪“尊重市场,这个话题我们一直在延续争论,你可以接一些活儿干,养活画室,至于创作,有灵感的时候没人会阻止你。”廖凡一听,很在理,也附和“刘老师说的很对,先求生存,再求发展,我在工地上摸爬滚打了三四年才开的装修公司,你应该先攒到钱再谈创作。”莫迪听着他们的一唱一和,心里有点反感,但又一念也只有自家兄弟才说这般话。一边派着烟,一边应付着说好。廖凡自从当上老板后,不像以前那般对艺术家格外羡慕,他认为大家都是在手上讨活儿,你画一副画也是为了换几个钱,也是为了生活,我装修房子也是为了赚钱,也是为了生活。但是他是真心替莫迪着急,这一点无可否认,所以只要自己公司接到装修房子的单,廖凡便会叮嘱公司的设计师,在房屋内设计墙上挂着油画或国画的效果图,尽可能地引导客人买画来装饰房子。只是陆陆续续带了几个客人前来找过莫迪买画,因为价格的问题没能谈成,这让廖凡也对莫迪所描绘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品产生怀疑,久而久之,在自己心中得出一个结论,莫迪的作品,值不了这个价,尤其听到大刘所说的“尊重市场规律”之后,加入自己的分析更加确认了这一点。
廖凡跟大刘要了电话,在闲暇时间给大刘打了个电话,确定一下自己的想法,大刘讲的那些专业术语,廖凡听不懂,什么学院派、现实派、工笔画、小写生,廖凡只关注莫迪的画能到底值多少钱?大刘还了一个笼统的概念艺术品的价值在乎个人的欣赏眼光,你觉得值,那它就值这个价,你觉得不值,送给你也是个累赘。廖凡在心里一顿暗骂去他娘的,跟你们这帮文化人打交道,说话弯弯绕,没有一句实话。
好不容易捱到五一长假,张海才有空回家看望母亲,看着母亲更瘦弱的身体,张海再一次心碎,他呆在主治医生的办公室,一遍遍地问然道化疗后就不能带来好的身体特征吗?医生只能一次次地形容化疗犹如鬼子进村,一个劲儿地烧杀抢掠,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都杀死,再通过注射营养素,让人的正常细胞恢复,目前全世界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杀死癌细胞,不损伤正常细胞。
跟父亲在医院小花园里再一次进行沟通,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张海说“娃,咱别治了,越治越没有好转,医院是个烧钱的坑,再这样下去,你的那些存钱全部会花干净。”“哒,只要有一线希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