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并希望关于成绩排名的话题能就此结束。
然而话题丝毫没有终结的趋势,许乐秋一脸的不可置信,“怎么可能啊!你肯定考得很好,你少骗我啦!”
或许是被许乐秋无知无畏的笑容激怒,苏文恼羞成怒道“本来就考得差,我骗你做什么?”
教室里发生的一幕幕在女生脑海中重新上演,物理老师课堂上恨铁不成钢地说“我们班居然会有考58分的学生”,邓家明当着班上同学的面大声喧嚎“原来考58分那个真是你啊”……老师愤慨的声音,同学们或惊讶或讥笑的声音齐齐涌上女生的耳膜……
58分?58分?!!!
苏文咬了咬唇,那个屈辱的数字原来早已深深印在了女生心里。明明月考成绩糟糕透顶,不仅在班级垫底,还退步神速,许乐秋却非要固执地说她考得很好?苏文万分气结,感觉自己又一次受到了侮辱。难道她非要把“58”那个屈辱的数字大声说出口,把成绩排名摆在许乐秋面前,许乐秋才肯相信她是真的考得差?
“我知道你肯定考得比我好啦!你哪有一次没考过我?你就别谦虚了!”许乐秋不明就里,却依然照着自己心里的想法直言不讳。
一句话噎得苏文如鲠在喉说不出话来,一顿饭吃得索然无味,同自己多年的闺蜜许乐秋潦草地吃完饭便不欢而散。两人同是敏感又自尊心强的人,谁也不肯退让谁一步,冷战开始便不知从何处终结。
苏文早已忘记,从小到大与许乐秋有过多少次类似关于成绩的比拼。小学时两人学习成绩不相上下,虽有差别却不明显,而许乐秋每每总要同自己相比,比不过了便常常使出小女生的任性,与苏文赌气闷闷不乐。
小学六年级同许乐秋爆发的一次大争吵仍与成绩有关,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许乐秋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含着泪水愤恨地说出“为什么你成绩总是比我好?跟你比起来,我就什么也不是!”
“我不要和别人比,我就是想超过你!”
小时候的许乐秋一句句满腹愁怨的话语深深地印在了
苏文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那次和好后谁也没再提及吵架时说出口的伤人的话,于是苏文顺势当作气话不再追究。然而真的是气话?纵然长大后的许乐秋再没有如那次争吵般说出同样伤人的话,两人褪去了小时候的纯真,更加懂得做人的成熟以及对朋友的珍惜。知乐秋莫若苏文,一时的气话其实是深藏心底已久的真心话罢了。
苏文自小心底便知晓许乐秋想要超越她的心理,多年过去了,两人之间差距越来越大,苏文也越来越不理解。
“比”这个字眼,苏文从好友口中听得多了,心里也愈发反感起来。苏文从小学时期就迷惑不已,为何好朋友之间总要比来比去?比过了一方,难道另一方就要欢欣鼓舞?没比过一方,落后的另一方就要垂头丧气?
苏文对此从来都表现出不理解,殊不知不理解却源自于她从来都处在高于许乐秋的位置,居高临下,她无法设身处地地考虑许乐秋的心情,也因此无法理解总是被自己最好闺蜜比过的心情,所以她每每总能站在道德制高点,劝诫闺蜜得失心不要太重,做好自己同自己相比才最重要。对闺蜜亦时常说出“好朋友之间为什么总要比来比去呢?”之类不痛不痒的话,甚至于常常为“许乐秋就是想比她更好、不希望她好”这种事情暗自赌气。
苏文不理解许乐秋总是落后于她而产生的沮丧懊恼的心情,亦如同许乐秋不理解苏文对朋友间比来比去的反感。
孰是孰非,年少时的她们并不知晓。有一点苏文却无比肯定,人性有弱点,谁亦不例外。伟人尚有缺点,更何况如她们般渺小的芸芸众生?
某个时候,苏文为女生之间的小矛盾困惑不已,也曾换位思考,假使一直被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