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461 锦囊妙计(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事实上,洪承畴的这份奏章还没送到京师,崇祯皇帝就已经知道了,而且比洪承畴知道得更多。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也是发愁啊!又出现了一个好机会,可惜大明这边也没粮食,要不然,就可以狠狠地收割一波。当然了,就像建虏一样,要是硬凑凑的话,还是能凑出来的。但是,崇祯皇帝并不想凑。

毕竟建虏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还能再蹦跶多少天?崇祯皇帝有自信,能把建虏收拾掉的。另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崇祯皇帝对于明末历史真得不是很熟悉,他不知道今年会不会又发生大的灾害?如果他硬凑了粮食拿去打仗,结果国内突然发生大的灾害,那他宁可不打建虏,先搞好国内建设先。

粮食问题,总得来说,是在慢慢好转。但是还需要时间,不可能短短几年内就把大明的粮食问题给解决了。要知道,在崇祯皇帝穿越之后,在他的努力下,流贼平定,就不知道挽救了多少人命,而且一年年地重点,都是抗灾防灾,又不知道挽救了多少人命。

这些人命挽救下来是功德,但是,也是耗粮的嘴,需要比原本历史上要更多的粮食,才能支撑大明百姓不挨饿。

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崇祯皇帝其实一早就从代善和阿济格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处,知道了建虏的阴谋,不过他却并没有采取行动,而是先在忙内政。

从郑家那边反馈回来的南洋消息说,因为大明这边在这几年内,大量收购粮食的原因,让南洋的明人大都开始大面积种植粮食,而且从大明东南沿海过去南洋的明人,也是越来越多。这个情况,似乎引起了南洋各国的当权者注意。

据说,南洋那边已经有国家开始传言,说大明这是有阴谋,很可能是觊觎南洋的土地,想要永久占领南洋,这样就不用再每年花那么多银子来购买粮食。越来越多的明人去南洋,就是要占领南洋的第一步。

对此,崇祯皇帝只是笑笑,还真别说,要不是现在腾不开手,他还真想把南洋给打下来,总好过让西夷继续殖民南洋吧!

另外,南洋那边还出现了另外一种对大明并不友好的情况。就是南洋各国,特别是那些西夷统治的地区,他们每年从大明这边购买大量的丝绸棉丝茶叶之类,觉得他们的银子源源不断地流向大明,是有点亏了。见大明好像对粮食的需求一直很大,就想着提高粮食价格,以此来补购买丝绸棉丝和茶叶之类的成本。

对于这点,郑家这边也给崇祯皇帝禀告了,说目前这些粮食都是郑家出面在购买,南洋各国还都给面子,虽然有说这事,但终归是没敢提价。

崇祯皇帝知道这个事情后,心情就不是很好。对他来说,他是希望从南洋购买粮食的事情,能够顺顺当当的,不要出什么幺蛾子。至少在大明国内的粮食产量上来,能达到自给自足之前,最好是不要出波折。要不然,就真得要提兵南下,教训一下那些对大明趁火打劫的人才行!

又是因为这个事情,让崇祯皇帝又关注卫所革新上。南方的战事,终归是用南方人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军队中的非战斗减员。也是因此,云南沙普之乱,就一直没有增派兵力,只是让秦良玉的白杆军协助沐国公镇压而已。

说真的,崇祯皇帝的事情真不少。

不过眼下,洪承畴的奏章既然已经送来京师了,那就必须要做出处理了。

皇太极意外地被气死,建虏因此在整个冬天都是安份地很。当然,不包括北征索伦部,那和大明没关系。留在金州防守的勇卫营、磐石营的混编,也就安稳地过了一个冬天。

那代善想要将计就计,阴大明一把的话,要不再让这支军队活动活动。就只是一万多人的粮草,这个还是能有的。

这么考虑了一段时间之后,崇祯皇帝心中便有了主意。这一次,动一动东部蒙古部族的话,相信河套平原那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