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通过这种方式直截了当的让一些人闭嘴。”李询在杨素的对面坐下,伸手抓起来报纸扫了一眼,不由得感慨,“敢这么说,敢这么做,恐怕也就只有当今陛下了。”
杨素笑道:“陛下是天下的,天下也是陛下的,所以陛下完全可以大公无私,他完全可以不用着重考虑任何人的感受,他只需要让所有人都能接受这个结果就可以了。”
顿了一下,杨素感慨:“如此一来,陛下就把这件事放在了造福千秋的高度上,任何还怀有私念,甚至只是为一方乡土请命的人,都得掂量掂量,他们所做的一切是不是直接把自己摆在整个天下的对立位置上。”
陛下都明确的说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安宁,都是为了能够为子孙后代换来更加从容的生活,要是谁还跳出来说这样不符合我们这一块地方的利益,那人家别的地方是不是也能享受特权?因此跳出来的那个人不用想也会被群起而攻之。
“据说南方诸如孝穆公等,都很安静,”李询说道,“看来他们早就已经有所预料。”
“一个个的,早就已经人老成精了。”杨素敲了敲报纸,“并不奇怪。”
顿了一下,杨素紧接着说道:“不过陛下的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南方的人固然不好说什么,我们自然也不能再劝陛下。一切都需要六部商议,也就是说最终决定这件事的将会是工部、商部和户部等等联合写出来的报告,而不是你我任何一个人的奏章。”
“这样总归也不是坏事。”李询自然知道,工部和商部的背后站着的至少不是东南官员,而是站着看热闹不嫌腰疼的巴蜀官员,这些家伙知道迁都到哪里都轮不到自己那里,所以至少在这些事上还是会保持公平公正的,真的要公平竞争,无论是长安还是洛阳,总归还是要比建康府有优势的。
杨素叹息一声:“但愿吧。”
工部还是靠谱的,但是户部保不齐啊。
顿了一下,杨素走向舆图:“这个年虽然没有过得很好,但是总算还是过去了,年后我们能不能快速拿下河东其余州府,甚至拿下晋阳,同样也会关乎着此次迁都之事。”
李询点了点头,将都城迁移到中原,本来就是北方文武们的心愿,不然的话他们将会在大汉朝堂上永远低南人一头。相反的是,因为江南同样和成都一样算是陛下龙兴之地,就算是都城不在江南,建康府少说也是个陪都的身份,甚至很有可能两都并立,江南人是不会对北方人低头的。
户部尚书陈叔慎,既是皇亲国戚,又是南方文武的主心骨之一,想要让他最终点头,就得让北方展现出来更大的实力。巩汉军和镇林军这两支以北方将领为主的军队能够荡平河东,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真的要论功行赏,并没有全军前来的鹰扬军和禁卫军自是没有办法对这两支军队形成威胁,而且鹰扬军只是主将黄玩来自于南方,军中不少将士也都是关中等地招募补充的,更不要说禁卫军的来源就更加的繁杂,所以就算是他们抢功,也改变不了北人在河东之战中出力颇大的事实,遑论北方还有韩擒虎这路兵马。
“我们还要更强大。”杨素径直说道。
迁都一事也算是彻底提上了日程,他们,需要倍加努力来证明北方人对大汉的忠诚了。
人文,也是迁都所需要考察环节的重要一部分。
大汉不可能把都城放在对这个国家都没有多少归属感的地方。
建康府。
洛阳的消息传过来,又要比河东晚了两天。
陈叔慎在御书房的侧厢来回踱步,看上去有些紧张,也有些焦虑。身为大汉的户部尚书,陈叔慎可以说已经见过太多风浪,能让他同样感到棘手的事情已经不多。
李荩忱一直习惯于在御书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