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七章 备嫁(上)(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色彩缎二十匹,织锦缎二十匹,云锦十匹,蜀锦十匹,各色绢纱十二匹,绒纱十二匹,青玉各式佩四件、白玉各式佩四件、水晶各式佩两件、金珀各式佩两件珍珠手串、翡翠手串、珊瑚手串、沉香手串各两串,攒珠累丝金凤一个、双鸾衔寿果金簪一支、点翠累丝凤簪一对、点翠银丝团凤钗一对、赤金累丝长簪一对、赤金镶嵌长簪一对、翡翠长簪一对、白玉长簪一对、万福万寿点翠长簪一对、双喜如意点翠长簪一对、镶嵌珍珠长簪一对、镶嵌宝石长簪一对,翡翠、白玉、点翠、珊瑚、珍珠、宝石、玛瑙、玳瑁、牛角、水晶各式挑簪各两对、金银杂簪二十二支。白玉镯四对、翡翠镯四对、寻常金银镯子八对,珍珠耳坠四对、翡翠耳坠两对、宝石耳坠两对。珍珠发夹两对、钻石项链、宝石项链、手链各四对。时新洋装十六套、时新首饰两匣、时新皮鞋十六双。铺子五处、产业股份各一。

继续阅读!

这还是由本来有的加上这几个月以来加的综合起来的、还没有完全准备妥当的嫁妆单子。

“真的是······应有尽有啊。”玉珠看完这份还不算完全的、长长的嫁妆单子感叹道:“我要是长大了以后,成了亲,生活不愉快,和离之后,靠着这一份嫁妆,也能过的滋滋润润的。”

玉珠的感叹让鲤儿和玉雪一人敲了一个板栗:“胡说什么呢!婚姻就要和和顺顺德,找个喜欢的人过一辈子,哪有你这样的?年纪还不大,想的倒挺多,还都是些胡思乱想,还咒自己的?”

“我不就这么一说嘛。”玉珠揉揉脑袋,往沙发里面缩了缩,表示自己减小存在感。

鲤儿和玉雪笑笑不说话,但是本质上还是觉得这份嫁妆单子是真的厚,不愧是从小攒出来的。

正这么想着,二姨太又来了:

“雪儿,鲤儿,刚才大姐少拿了一张单子过来。”

然后丢下一张单子就走了。

······

(题外话:)

这一章里面的嫁妆单子是我百度加查资料查的,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嫁妆一说,而且女子的嫁妆夫家是不能随意动的,即使是女子已经嫁入你家,她的嫁妆也只是隶属于她自己,与夫家无关,女子若无子嗣,嫁妆最后是抬回娘家的,若是只有女儿,那便是将嫁妆留给女儿,若是只有儿子,那就是将嫁妆给儿子媳妇,若是有儿有女,那这嫁妆便是分给儿女的,所以说,无论怎么样,嫁妆都是女子的私产。(多说一句:然而······现在的有些婆家的风气真的是没法说,彩礼出了之后要收回去不说,还打儿媳妇的彩礼的主意······)

嫁妆的来源:彩礼和嫁妆基本都送到夫妻家里了,在传统社会,送嫁妆的原因主要有二:

1.为了女儿和女婿过得更好些,贴补家用,或以备应急。

2.尽量给女儿争取在男方家的地位,嫁妆多可以显示女方家的经济实力雄厚,所以古代女人非常重视自己带到男方家的嫁妆。

嫁妆的数额一般代表女子娘家的权势地位和女子在娘家眼中的价值,所以嫁妆的多与少是衡量一个女性在其娘家和父母眼中地位的重要性标志。

古籍记载:《礼记·内则篇》:

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予。

释义:已婚妇女没有私财,没有私自处理财务的权利,妇女的嫁妆与丈夫同居共财。

《广异记·费子玉》:

子玉云:“夫用妇钱,义无还理。”妻无以应,迟回各去也。

释义:丈夫可以使用妻子的嫁妆财产,丈夫使用妻子的钱财,并不需要归还。

《宋刑统·户婚》引用唐朝开元年间《户令》:

妻虽亡没,所有资财及奴婢,妻家并不得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