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听此言,荣王心里一颤,这是才刚刚开始?
沉默良久,荣王才开口说道“回去禀告官家,若是内库中的金银之物足够多,可以支撑起大宋的税收,那不妨下令让各地官府收赋税的时候,直接收取会子。于国于民皆有大益。”
钱贵深深的看了荣王一眼,躬身施礼道“殿下之言,老奴必禀明官家。”
待将三辆马车的金银之物尽数安置好后,钱贵便带着人恭敬的离开了荣王府。
只留下荣王一人,对着那些染血的金银摇头叹息“也不知此事究竟是对是错啊!一旦行将踏错,官家你只怕要留下千古骂名啊!”
这次临安城北的应吕山山火一事,造成的轰动很大,城中有好多人,放着皇家园林不去,跑来了还在冒着滚滚黑烟的应吕山看热闹。
毕竟皇家园林就在那里摆着,又跑不掉,而应吕山这么大的山火,可是十分的罕见。尤其是在临安府境内。
一时间,应吕山周边的山脚下,居然有些人满为患的意思。
当然,最先赶到应吕山的还是临安城军巡铺的防隅军。如今已经在全力扑灭那些零星的山火。
最后这场出动近千人的消防救火,在日头偏西的时候,才终于落下帷幕。
负责此次救火的将军左义先,看着大宝寺的残垣断壁。不由是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这里居然有这么浓重的猛火油气味!
只怕是有人故意纵火啊!
“将军,南面发现了四十多具烧焦的尸体!”
“将军,北面也发现了尸体,有六十多具!”
“将军,这边也有!”
听着手下士卒此起彼伏的汇报,左义先大手一挥,高声命道“所有人,都撤到山下去,不要让任何人上山。”
“于老五,你带些人快点赶回临安城,将这里的事情禀告大人,然后跟着大人去临安府衙报官!应吕山的火,是有人故意放的,只怕是为了毁尸灭迹!”
听到这话,周围的防隅军士卒纷纷开始向山下撤去,更有十几个人乘着军中仅有的马匹,急急忙忙的向临安城中赶去。
直到日落西山,临安城那边的人手才赶到此地。来人正是刚刚升任临安府通判的,朝议大夫宋秉孙。
宋秉孙是宋慈最小的儿子,如今也不过三十多岁,能在这个年龄爬到正五品的朝议大夫。已是殊为不易。
即便是有世叔刘克庄这个工部尚书从中斡旋,宋秉孙也是在外地当了好几年的知州、通判。
最后还是世叔走了贾丞相的门路,才为自己求了一个朝议大夫的清闲职位。
没成想,还没等自己清闲几天,就被临安知府孙子秀设计,给整到了手下当副手。真是令人郁闷非常。
临安府的通判岂是那么好当的?
别的州府的通判可以节制知府知州,在临安府,你敢吗?你能吗?
知府孙子秀是皇帝的提拔的心腹,你节制一个试试!还不是要到处擦屁股!
还好有刘世叔给自己兄弟三人拿主意,不然,真当昨日朝会上,监察御史会无故弹劾自己兄弟三人?
虽然此事最后被孙子秀给拦了下来,但他是拦不了多久的,自己兄弟三人只要小心谨慎的在这个位置上,坐上两个月,必然会被调走两个。
至于最后剩下的那个,刘世叔也给了一个定心丸,那便是贾丞相。到时候贾丞相的母亲胡老太君过七十大寿。
自己兄弟三人跟着刘世叔一起去祝寿,多说些讨喜的话,送些礼品,那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就这样,宋秉孙骑在马上想了一路,这胡老太君大寿的时候,自家哥仨该送什么礼品?便已经不知不觉得到了一片焦土的应吕山。
待与此地的将军左义先交谈过后,宋秉孙不由眉头紧皱,急忙带着仵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