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梅花糕(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方觉捏着念珠的手一抖,“师兄这是从哪里听来的?”

蛋子僧指着周边转了一圈,“你看,哪座山上的寺庙这样多。”

他这一转一看不由得呆住了,山上的各个庙宇佛塔多到数不清,三步一寺五步一庙,林林总总的石碑密密麻麻,像在争抢着地盘一样挤挤挨挨堆在一起。

他越看越觉得古怪,越想越觉得惊奇,“难道这竟然是真的!”

“什么真的假的,佛祖圣地不得妄言!”方觉当头大喝一声。

蛋子僧被他吼的耳朵发麻,看了方觉一眼。

肯定有古怪,这家伙一向风轻云淡,标准方外之人的姿态,今日居然这么激动。

“不就是头盖骨么,你看看,这都写着呢,此地无银三百两!”蛋子僧指着一簇像长在海边海蛎一般密集的石碑给方觉看。

方觉挥开他的手,沉默不言转身回到寺中。

“头盖骨,我的乖乖。”蛋子僧喃喃道,也跟着回寺。

吃好素斋,刘娥在寺中转了一圈,就看到方觉大步在前疾走,蛋子僧跟在后面。

“师傅。”刘娥上去拦住蛋子僧,“咱们什么时候去秦淮河呀。”

蛋子僧马上伸手捂住刘娥的嘴,“我的娃娃,你小点声,这是啥地方你看看。”

刘娥眨巴眨巴眼睛,这是寺庙没错,但是三位举人的案发现场就是秦淮河呀。

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自杜牧《泊秦淮》诗行世之后,秦淮河之名始盛于天下。

秦淮河及夫子庙一带一向是文人墨客聚会的胜地,两岸的乌衣巷、朱雀桥、桃叶渡充斥着浓郁的诗酒风流。

入夜后,秦淮两岸灯火渐明,跟刘娥心目中烟花之地的花灯灿烂,还有很大的距离。

“怎么没有江南贡院呢?”刘娥临风立在河岸,却没看到夫子庙边上最有名的古代科举考场江南贡院的大门。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诗人对繁华的凭吊,秦淮河现在竟是衰落至此么?秦淮八艳,金粉楼台,都在哪里呢?

绿萝新奇的左看右看,发出阵阵惊叹,而刘娥眉头越皱越紧,一叹息一边摇头,越来越失望,最后转身对龚美道,“咱们回去吧。”

“咦,姑娘,你不是说这里画舫极美,要来乐不思蜀吗?”绿萝奇怪的问道。

刘娥摇头,“还乐不思蜀呢,哪有什么乐子你看看,连条船都没有。”

奇怪,这三位举人不是在画舫游乐的时候死掉的吗?跟原先设想的一点都不一样呢。

“阿嚏!”刘娥摆摆手,赶紧走,这初春的河边风也太大了,怪不得没什么人出来闲逛呢。

几人走了一会才望见一家老门东食肆的幡子,可惜已经关门了,只好疾行回寺中歇息。

清晨的风还是冷到人心颤,街上还没什么人,远处一声声的叫卖声在寒风中飘摇而至。

“梅花糕,梅花糕,香甜可口的梅花糕。”

是位妇人的声音,生涩中还有些颤音。

“这天还是冷,买点梅花糕吧!”

“您买点梅花糕吧!”

一位老仆看见这位推着独轮车叫卖的妇人,摇摇头叹息一声,“陆娘子,这么早就出来了啊。”

“是啊甄大娘,您又买菜了。”陆娘子的两颊红扑扑的,额头已见微汗,见到甄大娘连忙打招呼。

甄大娘犹豫着上前,“陆娘子,你家官人的事查的如何了?”

陆娘子眼睛一红,“官府说还在查着呢。”

甄大娘闻言不再多问,“给我称一块梅花糕吧。”

“哎。”陆娘子赶紧掀开盖布,拿铲子铲出一块米糕,油纸包好递给甄大娘。

“这梅花糕真是香甜,你也不容易,别给这么多!”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