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75章 建塘开渠(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晋宁王萧黯开始调整南兖州府高官任免。

原治中裴玄升任州府别驾。王府典军郑宏生出任州治屯兵校尉。

晋宁王府多位王府属官出任州府要职,王府主簿岑询之出任治中。随后开始盘查州府官吏考课,整顿刷新吏治。前后不过半月,南兖州府已面貌大改。

晋宁王到广陵二十日后,离州治北上,巡视临淮。

王驾微服私访,陪同左右的有王府司马徐子瞻、王府旅帅武三、州府录事参军孙化等两府属官,另有临淮太守和内史随行。

主从三艘朴素大船,轻装简从,沿泗水北上。

船停泊码头时,萧黯召临淮郡太守庾彦至船舱说话。

问他临淮郡户籍丁口、本岁耕种、市肆买卖之事。

庾彦勉强应答了几句,便含糊其辞,开始顾左右而言他,又东拉西扯,引经据典,说起圣贤之言。

萧黯无意于清谈,只问实务。

庾彦只好召来佐官,佐官倒说的更明白。

萧黯又问此岁入梅后降雨情况,淮水、泗水、洪泽湖水位,农田灌溉情况。

这回,连佐官也说不清楚了。

庾彦满心不快,他奉召兴冲冲赶到王驾船舱,本以为凭自己一肚子杂学才识,能让这少年皇孙刮目相看,甚至引为师友。

结果他竟满口俗务,把自己身边这个本擅俗务的寒族小佐官也问的哑口无言。

莫说是天潢贵胄,藩镇刺史,南朝稍有些体面的要员也不会如此关注经济市侩。

他这样精细,倒不是来做刺史,去做县令倒合适。

庾彦怏怏不快的回到自己船上,对内史抱怨。

内史提醒他说,此岁入梅,降雨量不比往年,临淮西部几县多泽倒无妨,东南几地供水不够。这月还无妨,过了雨季,恐有旱情。

庾彦这才明白,原来那晋宁王忽然问起这些话,是有缘故的。

庾彦问自家田产可受影响,又问各官爵大姓的田庄可受影响。

内史笑道:“大姓田地都是占尽地利的平坦肥田,更有水泽圈进私有,旱涝无妨。只是不知晋宁王这一问,是不是有人投告了临淮西部几县干旱之事。”

庾彦愠怒:“哪个混账敢做这忤逆事?”

又责内史:“本府让你在淮安守着,莫来广陵,你偏要赶来献殷勤。他可记得你是谁?

我告诉你,你也转告那些不知好歹的东西,闭紧嘴,别打错了算盘。南兖这十几年,刺史来来往往,姓王的、姓柳的,都是过客。他们头顶上,从来只有我这片青天!”

内史战战兢兢,忙大礼拜地。

临淮郡是江北大郡,人口、地域均多于广陵。

郡域西起洪泽湖,东至淮水入海口,南邻盱眙、射阳两郡,北接北兖州晋宁郡和翼州东海郡,

临淮郡郡治是淮安,坐落泗水与淮水交通之地,属北部大城大埠。

东西南北往来船只多在淮安停泊,城内旅馆商馆伎馆密集,甚是繁华。

庾彦以为晋宁王驾会停在郡治所在地淮安,谁知王驾在淮安只停留了一晚,然后沿淮水东去,直行到淮东县方驻足停泊。

淮东县是淮河下游最后一个富庶的县,再向东的西海县民户稀少,降水充沛时是一片汪洋,此岁降水稀少也是一片荒泽。

到淮东县码头后,一行弃舟乘车,一路南下。

庾彦身为临淮太守这么多年,大多数时间在广陵,少部分时间在淮安。哪里踏足过这穷乡僻壤之地。

这趟行程应是庾彦自落娘胎以来最艰难的一段。

这晋宁王和他身边的这些人,个个粗俗不堪,毫无讲究体统。

他们一行,车厢局促、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