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到这里就告一个段落了,礼部完了,纵然没有像户部吏部那样牵扯出那么多人,但是胡含生一直压着礼部下面那些人,现在他走了,他们也终于有了真正施展的空间,至此,才算是真正的文官大改革。
坊间都在说心疼那公主,心疼她从小就要当一个瞎子,可是她们从来不知道,这个瞎子不是胡含生让她当她就要当的,这是个乱世,是个霸王的时代,皇帝就算再怎么无权,也会有些分量,这是萧家先祖打下来的天下,萧元卿不至于一点权力都没有。
所以胡含生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胆子敢造谣,不全然是他自己的意思,他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胆量。
这中间皇上担当的是什么角色,她们暂且不能猜测,但事情不简单,不只是伊人和萧元君,就俩十七和萧予安也如了这盘棋,或者说,这盘棋一开始就是额为她们设置的。
只是其中缘由为何,她们还不明白。
事情完就完了,明间谣言也没有那么多戾气,相反,明间纠察坊的人会出相应的告示避免百姓胡乱揣测,也避免了很多麻烦,胡含生的事情就这么过去,公主谣言案也这么完结了。
伊人当初就不想让其成为长久的谈资,现在这样刚好,只是偶尔有人想起这几桩案子,也不过是唏嘘一句,或者为公主惋惜一下。
这事结束的平静而安宁,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可是就真的是好的方向吗?
萧亲王府内,高朋满座,热闹非凡,一个个穿着盔甲的人在府里走来走去,你敬我一杯,我还你一杯,显然是有什么喜事。
苏离静静的坐在萧野的下坐,看着那些潇潇洒洒喝酒的人,默不作声,眼里没什么情绪。
萧野要又冻住了,这些将军都是被着急过的。
武将不像文官,文物虽然部队里,但是内部还是不一样,文将是举家亲,但好歹有点划分,都有各自利益,彼此之间也都留了心眼,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他们立刻奔崩瓦解。
所以她们是一体的,又是独立的,但是武将不同,或许是因为一起奋战的原因,他们上下全都是一心的,且都听萧野号令。
因为萧野是他们之中唯一与皇家有关系的,又有军功在身,将士只认萧野不人皇上也是说得过去的。
所以,文官一旦分散分散一击即溃,但是武将却不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比于文官的畏畏缩缩,他们就要自由的多,毕竟现在他们唯一的威胁也都没有了。
文官那些老不死的已经全部被清理完了,这群新文官对萧野来说根本不足为惧,甚至在对付礼部的事情,他也除了力的。
当初胡含生的事情闹道府衙,就是他领着御史大人李如言去看的,他原先并不将他放下心上,毕竟没有人会觉得一群小乞丐会斗地过礼部尚书。
那时候是苏离跟他说要他留意,也是苏里让他去找了李如言将他拉去给胡含生定罪,胡含生这才垮台的,要不然就当初胡含生死不承认的架势,再加上他官阶比较高,胡含生说不定真有可能逃脱。
这事明显是有人要对付胡含生,但是是谁萧野一点也不在意,他只要有人帮他击垮胡含生就够了,最后的旧朝文官的也被推翻,到时候朝堂上还不是他为所欲为,所以他才卯足了力为胡含生当初那些事情宣扬,加速了胡含生在百姓心中不好的影响。
要是从前,他对付胡含生一定是为了胡含生礼部尚书的位置,武将它不需要担心。
所以一定会用尽心机将礼部尚书的位置抢过来,但经过户部吏部一事之后,萧野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不要文官的位置,他要的是下就文官前部下马,这样他说话的分量才会大大提高。
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萧野找苏离来仔细梳理了一遍,发现这事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