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主不可因怒而兴师(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能力出众的乐怡玲小姐姐,则被林孝言无耻的留在身边,以艺人部经理的身份做起了他的全职秘书

周梁淑仪现在恨不能把自己拆成八个人用,每天不光要跟林孝言一起坐在咖啡厅里跟人谈收购,还要动用关系连挖带招,从佳视、tvb、丽的三大阵营里,寻找到各类专业性人才,让他们尽快到岗投入工作。每天疲于奔命的周梁淑仪,睡觉做梦都是梦见她要么在跟人谈判,要么就是去谈判的路上。

电影公司的收购倒不算什么大问题,在香江经营不下去、面临倒闭的独立制片公司,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无非就是需要点时间,在其中选几个设备齐全,性价比最高的罢了。

至于在漫画产业上,在林孝言的认知里,上官小宝、黄玉郎、马蓉成算是港漫的三驾马车,代表了80年代到90年代的港漫巅峰。如今黄玉郎野心勃勃的要一统港漫市场,林孝言自问没本事驾驭的了他。就算能让黄玉郎乖乖听自己的摆布,林孝言也顶看不上黄玉郎的人品。

在70年代,李晓龙的功夫热遍整个东南亚,黄玉郎和上官小宝适逢其会,同时推出极具官能刺激的武打技击巨著《小流氓(后来的龙虎门)》和《李晓龙》。发迹后的黄玉郎沉迷于酒池肉林之中,导致《小流氓》的质量直线下降,上官小宝立刻把握住机会,抓着黄玉郎的头发猛揍!

两本漫画的武打路线本就相若,但《李晓龙》在故事中往往注入了家族斗争及侠义情仇的重要元素,风格和意识也较《小流氓》来得有深度和高层次。在此消彼长之下,可想而知黄玉郎当时有多难过。要不是发行商的老板娘痛骂了不思进取的黄玉郎一顿,令黄玉郎发奋写好《小流氓》,也许《李晓龙》早已称皇。

黄玉郎在一统港漫市场后,便不再把精力留在漫画事业的发展上,而是跑去将玉郎国际有限公司搞上市。用圈来的钱再投资股票、房地产,最后倒在了87年的金融危机上。当玉郎国际的功臣马蓉成因分赃不均,前脚跟黄玉郎说分家,后脚就被人堵在停车场里差点砍断了手,这里面要是没有黄玉郎的功劳,林孝言打死也不信!

与其说黄玉郎是个漫画师,更不如称他为不择手段、心狠手辣的商人,像这种野心勃勃的白眼狼,林孝言自然敬而远之。

林孝言在心中把黄玉郎拉近黑名单后,他的本意是全资收购上官小宝的《喜报》,毕竟《喜报》已经在香江有了一定数量的读者群体,出版、创作一手抓,蹲伏其中还未成名的人才也多,算得上是既经济又实惠。

林孝言是真心实意想跟上官小宝谈合作的,哪怕让出些许的利益也无不可,奈何天下间的剧本哪能万事都随他的心意?

当林孝言亲自上门拜访并道明来意后,就被迫吃了个下马威,被《喜报》的工作人员挡在会客室里,苦等了足足7个小时,把天都快等黑了,才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了上官小宝的办公室。

好不容易压下心中渐渐升起的怒火,林孝言面带微笑,郑重其事的跟上官小宝谈起了收购计划。可他架子实在太大,全程都是一脸戏谑的表情,根本没给林孝言怎么说话的机会,收购计划书更是连看都不看的扔进垃圾桶。上官小宝直接开出1亿港币现金的天价,还语带嘲讽的指责林孝言区区一个戏子,懂个屁的漫画!

自从林孝言来到1979年的香江以来,还从没碰见过有人这么跟他对话过,气的他当场翻了脸。

回到酒店后的林孝言仍旧怒火中烧,在房间里把上官小宝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扔不解气。既然上官小宝摆明了态度不想谈,还顺带着鄙视了林孝言一番。无比鸡贼的林孝言暗暗发誓,他要是不把这场子找回来,林字就左右颠倒过来写!

得到消息匆匆赶回酒店的霍键宁,见林孝言摆着一张臭脸,坐在沙发上生着闷气,乐怡玲守在一旁开导着他,茶几上还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