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上部:第三章 八公山下(2 / 5)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大大的“王府”二字,而不是掌府,这是王氏陪嫁给这位旁系女眷的宅子。说明白一点,掌笠你是嫁到的王家。谁都心知肚明,这不过是王谢联姻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补充。

下人禀告说夫人和司空夫人一起外出游湖了,说是要天方可回来。正好,免得见面又要被冷嘲热讽。因为常年不在,他的寝室早已被移到偏院。而他也不计较,甚至很少到正院去,女人怕被冷落,男人可不怕。

坐在屋里,他忽的觉得空了下来,感觉无所事事,于是吩咐下人拿来一块帛巾,慢慢擦起剑来。这把七尺长侧重剑,天天剑不离手,剑鞘比起七年前更加乌黑漆亮。他一点点仔细的擦着,剑鞘,剑体,剑柄,剑格一点点擦过来,像对待心爱之人一般怜惜。擦到剑镡处,那里挂着一个厚厚的软锦袋,他知道里面挂着那块玉环。生怕它每天撞击铁剑而碎,掌笠特地找人缝制了一个厚厚的帛袋把它装在里面。他掏出赤螭玉环,不知何玉质地异常坚硬,七八年了,不但没有任何磕碰,反而被他摸的通体油亮。掌笠擎起长剑,走到院中,舞了起来

七年前那次,韩悦问 “这剑,杀过人吗?”,他答“未曾。”韩悦悠悠像是自语“如此重剑,伤到不知疼否。”七年后的今天,这把长侧剑,已经记不清砍了多少人,沾了多少血。洛阳离箕山不过一百多里,可这些年他一次也没再去找过他,也许是军命在身公务繁忙,也许是真的没想起来,也许是刻意逃避,也许是羞于面对自己。借口可以很多。

建康到淝水,九百八十里,王劭带了赵启和十余名手下,这边五人。十几人快马加鞭,一路无事。三天后便赶到了寿阳县。寿阳县令彭璧已接到消息,早早等候在县衙。洛阳调来的二十名精兵也已等候在。众人见礼后,彭璧大致介绍了一下案发情况

寿阳县近年来一直平安无事,百姓也算安居乐业,偶有小偷小盗的事,也都不是什么大案。今年的雨季来得早,大约刚入四月就接连下了好几场大雨,郊外有一处山路被冲断,县里派人去修路,发现了一个洞口,里面有为腐烂的尸首,也曾派人寻访周围村民,都说不认识死者,也未曾听说近年有失踪的人口。

后来有人说曾在淝水河上看到过一条漆黑的大船,船头有个硕大的冥字。便有人四处谣传,说这里有古代的王族大墓。也有传幽冥船是前来索命的。也有传淝水今年要发大水。越传越神,什么神呀鬼呀的都出来了,开始只是晚上不敢走山路,后来连白天也不敢出来了。一时间人心惶惶。县里也不敢怠慢,马上上报了朝廷。事情大致如此。但也仅此一次,之后就再没有人在淝水看到过这条船了。

一路奔波也累了,掌笠让彭县令先安排大家到官驿休息。明天一早去案发地。

淝水,安徽境内一条著名河流,源于寿阳县与肥西之间的将军岭,分为两条支流,向西北流者,经200里,出寿县而入淮河;向东南流者,注入巢湖。而案发之地就在这向西的一段。因三国时期曹操发动军民重修河道,又称曹操河。现在这条河还没有那么大的名气,但几十年后,这里却发生的一场载入史册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这是后话。

一行人在当地府衙派的向导带领下,来到了那个被发现的入口前。入口在一处山丘的根部。掌笠问“这是什么山?”向导告知这山是紫金山的一部分。

紫金山,俗称八公山,古时又称北山、淝陵,有大大小小四十余座山峰叠嶂而成。是楚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亦是中州的咽喉、江南的屏障。

之所以称之为八公山,传说西汉的淮南王刘安,带着八位最得赏识的学士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被、雷被、伍被、晋昌,常在此研究天象,编纂历法,炼丹冶砂,立说著书。这几人炼成仙丹,埋金于此,突然一日服丹之后白日升天,得道成仙。据载有云“余药在器,鸡犬舔之,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