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的反应不如他预期所料,而觉得可叹,惋惜。
“少年人有雄心壮志,是好事,但身处寒门,明白‘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道理,亦显得难能可贵。”
“罢了,罢了,吾也不强求你什么,”说着,年轻道士将一枚湛蓝色符篆塞进书生怀里,意味深长道“既是如此,拿着吧,平平淡淡过完一生,总比置身于乱世洪流里要强上许多。”
不知怎的,顾北一看见这枚湛蓝色符篆,下意识便想拒绝。
就好像,自己一旦接过这符篆,便会与某种天大的机缘失之交臂,自己的一生,也会永远平庸,再无出人头地的机会!
可拒绝的话,却像是被什么东西悉数被堵在喉咙里,怎么也说不出口。
人家道士好端端地赠你符篆,自是想与你结个善缘,你拒绝了,又算怎么回事?
无奈之下,顾北嘴角扯出一丝苦笑,朝年轻道士躬身行礼,才缓缓接过那枚湛蓝符篆。
“多谢道长赐符,小生在此谢过道长。”
顾北又与那年轻道士寒暄几句,只感觉眼前此人谈吐非凡,对于儒家经典的理解更是独树一帜,不像是一个普通的道士。
相见恨晚之意油然而生。
只是,这小雨却有渐大的趋势。
书生拱手作揖,收了蓝篆之后,郑重的与道士作别,带着脑子里对于儒家经典崭新的理解与体会,欣然离去。
等顾北走出一段距离后,一旁年长的道士在雨中看着书生离去的背影,终于忍不住细声问道“师兄,我看这小书呆子应是出身寒门,好不容易有了几分向上的胆气,可您为何又要说甚十年寒窗,百年积累的话打击他?”
“打击过之后也就罢了,为何又要将那三品蓝篆,护身灵符赠予他?”
老道士捂着胸口心疼道“那可是三品蓝篆啊,老道我活了一辈子,也就师父他老人家临走的时候留给我一张,为抵煞气,还送给了大祝庄的福娃子;如此珍贵之物,师兄怎就送给一不相干的读书人!”
这两位道士,正是外出安邑县城来吃喜宴的李修筑、柳三才二人。
年轻道士,自是李修筑;年长一些,如今捶胸顿足心疼的不得了的,不是老道士柳三才,又能是谁?
“你啊你,怎就如此小家子气。”
李修筑看着老道士,笑骂道“符分五阶,一阶二品,紫、金、银、蓝、黄,那护身灵符不过是最低劣的三品蓝篆,你若是想要,吾那里还有十张,回去后,悉数给你便是。”
“三……十张!”老道士结结巴巴道,脸上写满了震惊。
自己累死累活一辈子,也就一张;自家师兄倒好,一开口就是十张,还要都给我……
这差距,未免也太大了吧。
呜呜,和那个没良心的师父相比,师兄对我简直是太好了……
“不说这些,你不是好奇吾为何要赠那书生护身灵符吗?”
李修筑可不知老道士如今是这想法,指着顾北离去的背影,幽幽道“用前几日吾教你施展阴阳眼的道家术法,盯着那书生,一看便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