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五章 落花春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漏里一同在烟雨中体味寂寞、品味幸福。

伸出的手掌,迎向天空,那里,会落下一枚酸涩的果实吗?

淡淡的惆怅袭上心头,记忆的底片上,有一片荒芜,那片记忆的辩驳是无法原谅后的省略,偶尔的梦境是打破记忆碎片的短接。或许,心底的收藏是对自己的救赎和怜悯,只有选择遗忘,才能走得远,飞得高。

“你说你分明有熟人,可能他们都还活着。”

“呐,不知道也没有关系。他说一声,我自会向他们交代你的去处。”

“你说,他逃离了那里,失踪半月后,一名船夫在河边发现了他的尸体,仵作对尸体进行检查分析后,确认是自杀。”

“是的,但我想不通,他那样的人怎么会自杀?”

“欣远,我觉得我们必须要小心行事了,你的伤刚好,别逞强。”

“我知道。”

“很多人跟我一样都在想,如果这起凶杀案发生在皇宫,根据以往的经历,估计他们会把凶手美化成被压迫而不得不反抗的“斗士”,质疑击毙凶手是“过度使用暴力。”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画桥南畔倚胡床,是对秦观所寻找到的乘凉圣地进行了细节描写。即秦观在画桥的南畔,在绿柳成荫的地方,安放了一张胡床,便坐靠其上乘凉。这里的一个“倚”字,可以说是尽显乘凉的乐趣。

顾名思义,它是秦观在夏天乘凉时所写的一首诗。主要内容,便是描写了秦观携杖出门,去追寻夏天乘凉圣地的情景。虽说秦观旨在乘凉,但是他对夏天美妙景色的描绘,却惊艳了整个夏天。

最后两句“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便是秦观对这个乘凉圣地四周的美妙景色的描绘。它的意思是说,月明之夜,不时有船家儿女的短笛声参差而起,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盛开的莲花,则散发出自在的幽香,沁人心脾。

即便单看诗中描绘的这幅画面,它也是美得令人心醉,足够惊艳整个夏天的,着重表现的还是一个感官上的满足。那么,在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中,无疑秦观得到了极大的感官上的满足,就连他的心境也变得同四周景色一样舒适起来。于是,一个有着美妙自然景色的乘凉圣地,便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读完这首诗,这炎热的夏天,也仿佛多了一层凉意。

一辞椒屋风尘远,去托毡庐沙碛深。

汉姬尚自有妒色,胡女岂能无忌心。

直欲论情通汉地,独能将恨寄胡琴。

但取当时能托意,不论何代有知音。

长安美人夸富贵,未央宫殿竞光阴。

岂知泯泯沈烟雾,独有明妃传至今。

墨染相思,写尽红尘书,寂寞诗成,碧血吟白发。梦相思,花开眷恋,吹来碧水月逍遥,诗成自愁斟,沧海梦清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