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萧腾越的死将一切都打乱了,以前他设下的所有布置全部瘫痪。
护国王萧平天代理朝政之后,首先下令青木国军队全面撤军,不留一兵一卒在盛龙国境内。
新任龙威将军吴晗榜第一时间起来反对,他将军队驻扎在盛龙国境,死活不肯离开。
禹王军第一时间返回离恨天,将一切闲事抛在脑后,静静修养。
无忧天的二老爷陶先奇也遇到了麻烦,九峰三十六洞的很多高手都开始不听号令,他们混迹在苏门敬贤左右,成为他的助力,有这些人在,苏门敬贤便再次升起进取之心,他第一时间与境内的龙威将军吴晗榜开战。没了禹王军支持的吴晗榜狗屁不是,几仗下来被杀得大败,手下兵士损伤过半,就连吴晗榜本人也身受重伤,险些丢了性命。大败之后的吴晗榜退回青木国,上书朝廷要求兵部发兵增援。
护国王萧平天第一时间下旨申斥吴晗榜,同时派人接替了他的指挥权。
萧平天的一系列作为激起朝臣不满,首先是玉山王萧平珍开始发难,他在朝堂之上大声质问萧平天,对他的撤军行为十分不理解,认为贸然撤军等于给盛龙国制造复国机会。
北相吴光祖也很不满意,他对吴晗榜孤立无援赶到沮丧,对死难兵士赶到悲伤,他甚至于开始质疑萧平天作为兼国是否称职。
南相司徒玉吾却十分支持萧平天,这个南相是四相中最特殊的一个,他的学问与城府远在其他三人之上,可是他却很低调,甚至于故意躲避朝堂纷争,自从小皇帝萧腾越死后,司徒玉吾突然活跃起来,他积极支持萧平天的每一个决策,无论好坏他都支持,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如今朝堂中四相少了东相李浩石,其他三相之中,吴光祖与司徒玉吾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西相邓枭却显得很暧昧,他每次朝堂论辩都是含含糊糊立场不明,那些依附在他门下的朝臣也是不置可否的来回摇摆。
萧平天本就是个强势的人,当他掌权之后,变得更加强势,只要是他想推动的决策就一定要做,任何人也无法阻拦,仿佛他已经成了皇帝。
这天午后,皇宫内院圣心宫中,邓太后居中而坐,北相吴光祖、南衙掌事张满武、玉山王萧平珍等等朝臣跪了一地,大家伙一齐向太后诉苦,吴光祖泪流满面,哭天抢地的喊道“太后,我青木儿郎东林破一战损失惨重,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多少母亲痛失娇儿,多少妇人失去丈夫,多少孩儿失去父亲,可怜我青木儿郎就这样不明不白葬身异国他乡,护国王弄权无为已经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还请太后主持公道”
邓太后听吴光祖一说,历时泪流满面,她放声痛哭,情绪一时间无法控制。
其他大臣要么劝说要么陪着哭,邓太后越哭越悲伤,大家这才想起来他刚刚死了儿子,吴光祖刚才的话明显有些不合时宜。
太后一直哭了很久,身边的女官担心太后身体受损,赶紧叫人送众位大臣离开。
出了宫门,吴光祖被大家伙狠狠埋怨了一顿,他们垂头丧气的各自回府。
众臣走后,邓太后收住哭声,叫人去西相府请邓枭过来。没一会,邓枭就来了,原来他散朝后根本就没有回西相府,而是躲在宫外查看动静,众大臣走后,他便从胡同里走出来,正好遇见那个传旨的太监,太监见了邓枭赶紧上前施礼“奴才见过相爷,太后正找您呢”
邓枭随着太监来见太后,他先给太后行了个礼,随后问道“不知太后召见微臣有何训教”
邓太后朝左右一摆手“你们都下去吧”
众宫人知趣的退了下去,邓太后随手启动结界,确定不会被人偷听之后才低声问邓枭“兄长,方才众位大臣又来找我了,您叫我不持立场,可是眼下众臣逼得甚紧,我总不能老这么拖着啊”
邓枭道“这群狗贼害了皇帝,如今又想摆弄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