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玉石矿已经卖出去,就算他是县令也不能强行拿回来的。 而且这事有县丞插手,欧阳怀安想得有点多。 他直接回到书房,提笔便开始给纳兰瑾年写信 十七啊~,兄弟啊~,我的爷啊~,我的祖宗啊~,我对不起你啊~…… 他刚写完信,徐庭芝便找过来了。 欧阳怀安见他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诧异道“徐老,您老是有什么事?” “老夫要找一个人,挖地三尺,你也要给我找她出来!” 欧阳怀安听了好奇道“是谁得罪了徐老啊?我一定帮你找他出来,好好教训一下他!” “没有人得罪我,我找的是我的小徒弟!她姓温,十岁左右的小丫头片子一个。” 徐老找到徒弟了? 又是姓温的丫头,自己和姓温的丫头怎么这么有缘? 而且徐老这么一说欧阳怀安马上就想到了温暖那丫头了。 他知道那丫头懂医术,没听说会作画啊! “宁远县姓温的人多数都住在温家村,我知道温家村有一个姑娘。” “不是温家村,温家村没有她!我去找过了。”徐庭芝以为他说的又是温玉,马上打断他“你查查衙门里的户籍记录,看看姓温的人除了住在温家村,还住在哪些地方。” “哦,好吧!你老放心,我一定帮你找到她!” 结果接下来的日子,徐老寻遍了整个县,乃至整个州府所有姓温的人都没找到他的小徒弟。 他开始往其它县找。 当然这些事,温暖都不知道。 她忙着改良种子,忙着翻地育秧苗,忙着种小麦,还忙着画家具设计图和筹备铺子开张的事。 一家人都忙得不可开交,恨不得分身乏术。 毕竟过几天马上就要盖房,要想再多种一季的粮食,这事就不能耽搁,得在盖房子前将地种完。 不然盖房子后就忙不过来了,而且太迟种完,会耽搁开春那一季粮食的种植了。 那二十亩地,温家瑞每日都带着二十名短工去种小麦。 温暖不敢将二十亩良田拿来种水稻,毕竟水稻越冬她有点没信心,但小麦可以越冬已经是事实。 她不知道紫气能不能够强大到可以改变水稻不耐寒的基因。 因此,她在荒地上育了一洼地的水稻秧苗,打算在以前二癞子家那一亩良田里试种水稻。 二十个人,花了三天的时间总算将田家村那二十亩良田,五亩旱地种完了。 然后回到村里种原冯主家那五亩下等田,也是种小麦。 那座山头暂时空着,等开春再作打算。 因为冯家村那五亩下等田是和温家村的田在同一处地方的,因此村里的人都知道了温家瑞买了冯地主家的五亩下等田,而且还不知道在地里种什么。 五亩下等田也至少要二十两呢! 众人又是一阵羡慕。 不过那五亩田可不是好田,和颗粒无收差不多了。 村民均好奇的走过去打探消息。 然后看见他居然是种小麦都笑他傻。 当然这都是年轻一辈的人的取笑,这事传到老一辈的人的耳朵就不一样了。 有一个村里的老人着急的赶了过来“家瑞,你这是在种小麦?我们这里能种小麦吗?你是不是不知道老祖宗的传说?赶紧停下来,不要种!这是会出大事的!” 宁远县有一个传说,这传说老一辈都知道。 后来因为这百年来宁远县都没有人想过种小麦,这传说便渐渐地没人再提起了,年轻一辈都不知道,但一些老人在小时候还是听说过的。 在很久以前,北方瘟疫,北地来了一家难民在宁远县落脚,他的家乡就是种小麦的。 他说小麦耐寒,宁远县冬天再种一季小麦应该是可以的,于是他开了一块荒地在冬天种了小麦。 结果那一年整个冬天和春天都没有下雨,冬小麦没种成,全都旱死了! 旱灾完后又是洪涝,那一年整个宁远县颗粒无收,大家都说是那一家子难民害的! 冬天是土地休养生息的时候,他们一家违反常理,违背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打扰了沉睡的土地公公,所以神灵要惩罚宁远县的百姓,那一年天灾不断! 后来还是宁远县的县令赐死了那人,带着万民祭天,第